香港要聞

澳門新道路交通法 疑涉官商勾結

【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琦澳門報道)自從得悉澳門政府將於2007年10月1日執行新的《道路交通法》後,澳門市民反應強烈,曾於當年的9月30日發起電單車慢駛抗議,使得政府在執行新道路交通法》時採取比較溫和的手法。

但2009年6至8月期間又開始瘋狂抄牌,令到市民忍無可忍,再次於8月30日發起電單車慢駛抗議,雖然在抄牌手法上溫和點,但泊車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改善,目前澳門政府又推出了設立電單車咪錶,政府在消息發出後不足半月,即已登政府公報確定有關措施,為此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向政府提出書面質詢。

區錦新表示,政府這一做法明顯是缺乏充分的考慮,以目前全澳僅有4萬個電單車位,即使全數裝上咪錶仍無法回應10萬電單車的泊位問題,令有關措施僅成為轉移公眾視線、製造社會矛盾的「花招」。

龐大收益疑入私人公司

區錦新又表示,按政府公佈的法規,電單車咪錶位是2小時或5小時,但不少電單車代步人士,尤其是博彩業從業員,其上班模式是連續8小時上班,中途不能離開工作場所。若切實執行咪錶位的規定,許多電單車可以天天被抄牌、鎖車。

特區政府在已公佈法規情況下,如何調整處理以避免此苛政引起的社會衝擊。他質疑,如果全澳門安裝電單車收費泊位的年收益將逾億,此龐大收益到底是進入政府庫房還是流入私人泊車公司老闆口袋中,實易招利益輸送疑雲,政府應向公眾交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