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但以理:風靡全球的臉書

——社交的線上實驗平台

【大紀元10月27日訊】Facebook(www.facebook.com)最初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學生 Mark Zuckerberg 和他的朋友們於2004年創建的社交網路服務網站。2006年,Facebook對外開放註冊,全球網友只要任何有效的 e-mail 都能註冊使用。Mark Zuckerburg強調,「Facebook不是網路交友工具,而是讓真實的人際關係延展到網路上。」



Facebook主要創辦人Mark Zuckerburg。 (維基百科)



使用者註冊成為Facebook會員以後,便可以透過 Facebook 和其它朋友保持連繫,隨時掌握其它朋友的動態。Facebook 並且還有成立社團的功能,讓朋友之間的網路社交活動更加個人化及便利。

Facebook使用者登入以後,可以在首頁看到每一個好友的動態,如下圖紅框標示處。

這項功能和線上即時通訊軟體(如MSN)的「分享個人訊息」非常類似,因此有不少剛接觸 Facebook 的人會戲稱它是網頁版的線上即時通訊軟體。不過,Facebook能夠將所有人更改的個人動態,逐一按照時序顯現在個人首頁。所以只要你的好友有更新任何動態、何時更新的,你進入首頁後便能立刻看到,並且每一個訊息下方都會標明發布的日期和時間。更方便的是,使用者可以在訊息下方直接點擊 「留言」,直接對於該項個人訊息做出回應,就像是個動態的留言板一樣。

透過Facebook延展社交連結

Facebook 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使用者可以知道他的好友擁有哪些與他共同的朋友。所以在 Facebook 上經常可以發現:「A的好友C,同時也是 B 的好友,而A和B也是好友」;或者如:「A的好友C,是B的好友D的朋友」。這種有趣的關係都能藉著 Facebook 串連起來,替個人形塑更廣闊的社交網路。而這也是當前的線上即時通訊軟體少能達到的功能。

Facebook 也能讓個人參加或創建社團。使用者可以創建某一個社團,並邀請自己網路中也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加入。這項功能在後來也擴及到各種應用,例如同學會、粉絲團、同好會,甚至是商業上的公司行號,也流行成立社團,深化品牌及培養潛在客戶。

小測驗與小遊戲

以上提到的都是 Facebook最基本的功能。Facebook強大之處,還有在於它推陳出新的應用程式。其中包括一些由不同人發明的小測驗遊戲或心理測驗,讓你做完之後可以將結果發布在首頁,讓你的好友們都知道,引起社群注意力。Facebook 並且還能整合Flickr 線上相簿、Blog、Twitter等其它服務。只要使用者上傳新照片,或是在部落格發表一篇新的文章,Facebook上的好友都能立刻在首頁獲悉更新通知,並加以評論、推薦或轉載。

Facebook的小測驗,甚至也被業者應用來和商業廣告片結合。例如某房屋仲介公司設計了一個「測驗你的想婚指數」 的測驗,讓用戶做完一連串的測驗,可以得到一個分數,用以推斷此人想要結婚的可能性。同時,業者把廣告影片穿插在測驗過程當中,引導使用者做完測驗的同時,也看完了廣告片。這個例子的重點不在於測驗是否有多準確,而是說明一個有趣的測驗也會藉由使用者推薦給其網路內的親友,就像網路轉寄信一樣,逐漸由個人網路蔓延至群體,擴大影響力,進而達到其行銷和宣傳的目的。

Facebook另一個火紅的應用程式,就是它的養成小遊戲。Facebook用戶可以在自己的帳戶上創建農場或開設餐廳,隨著遊戲中等級的提昇,用戶可以獲得更多獨特的產出,用於打造擁有自己風格的農場或餐廳,或是將產出贈予它人。現實生活中充滿風險和需要長期投資的產業,在Facebook上讓人們能夠尋找到類似的成就感並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行為。

充滿可能性的社交實驗平台

Facebook 就像是一個開放性的社交實驗平台,充滿了無限可能性。個人的人際關係儼然被縮小並投射到一個網路平台上,在這平台上面,任何人可以跨越時空限制,由自己的意志主導來和個人社交網路上的任一個人或任一群體,產生各種可能的互動。

無論是一起線上遊戲、分享一部Youtube短片、送禮、述說個人心情,或僅只是彼此線上搓(poke)一下,這些功能都讓人們彷彿感覺到隨時都和一大群朋友們在一起。遺憾的是,Facebook 在某些極權國家(如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卻經常被封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 Facebook 般的社群網路風潮,終將因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等面向的社交需求,串連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