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民間發放賑災物資 分配不均引抱怨

【大紀元1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1日電)八八水災的善款和物資,至今仍陸續湧向屏東重災區,但民間團體各自發放,常發生災民領不到而抱怨的情形。佳冬鄉公所今天呼籲,民間團體發放善款、物資,請交公所統籌。

佳冬鄉長賴憲和表示,八八水災後,各界捐贈的善款和物資,因為許多團體沒有事先與屏東縣政府、地方鄉鎮公所協調,導致有受災鄉民領不到,或是重複發放的資源浪費情形,引起鄉民間的糾紛。

賴憲和表示,不少知名的社福團體發放善款或物資以收容中心的災民為發放對象,但整個佳冬鄉的受災戶有2304戶,住在收容中心的受災戶只有500多戶,導致分配不均情形。

伊甸基金會在八八水災後進駐佳冬鄉,將以3年時間協助佳冬災後重建,對於佳冬鄉2304戶的災戶做家戶訪查,建立災戶受災情形、經濟狀況和災後需求。目前伊甸已與鄉公所合作,進行災後重建及社會資源的發放工作。

伊甸表示,許多捐助者或單位,因額度或量不足,常以中低收入戶為對象,導致資源的分佈不均。其實八八水災中,家中資產損失最嚴重的以小康家戶居多。

賴憲和指出,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已嚴重到造成鄉民之間的分裂。村鄰長們也時常遭到災民的抱怨,希望各社團不論是捐款、捐物資,能先向鄉公所報備,由公所統籌發放。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最近一次發放白米中,因部分災民未收到,而有災民抱怨。展望會屏東分會表示,這批白米是香港的展望會捐贈,由於要求在一星期內發完,展望會無法交由鄉公所統籌發放。

展望會說,對於這個問題,他們也有困擾,因為捐贈單位有條件要求。展望會並表示,他們也發現有災戶為了要多領善款和物資而分戶,他們在發放時也會考慮到同戶分戶者,是否全部發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