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壽險負利差全球最糟 外商紛退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去年金融海嘯以來,包括ING集團、保誠人壽、全球人壽及AIG集團等外商壽險公司,陸續出售在台營運據點;惠譽信評昨表示,主要是外商壽險母公司面臨財務壓力,加上台灣壽險業負利差可能是全球最嚴重,導致外商壽險紛紛退出台灣市場。

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台灣壽險市場因外商壽險出售在台營運業務而面臨整併,外商壽險為解除舊保單長期利率曝險包袱,並將資本保留在核心市場,因此大幅折價出售在台子公司(通常低於帳面淨值或隱含價值的○.六倍 ),凸顯舊保單負利差問題嚴重。

惠譽信評協理黃佳琪指出,近期幾件壽險業併購案,ING安泰人壽賣給富邦金控、保誠人壽移轉業務員及保單給中國人壽,由於收購價格較低,對富邦金及中壽的資本水準並未造成立即壓力;但博智金控及中策集團以舉債方式併購南山,未來面臨還本付息壓力,可能迫使南山過份降低資本保留,影響其累積資本。

惠譽:須增提九千億準備金

李信佳則認為,中信金投資南山,對其自身財務影響有限,收購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承受高利率舊保單及工會壓力所帶來的整併風險,舊保單可能增加收購公司的盈餘波動性,若低利率情況持續,可能嚴重拖累資本水準。

李信佳表示,國內保險業「最壞的時機可能過了」,但挑戰仍很大,因為利率前景仍不利於壽險業,不排除還有外商壽險再撤出台灣市場,但目前剩下的十二家外商壽險,市占率合計才占一成,因此對國內壽險市場影響不大。

不過,李信佳指出,金管會計畫於二○一一年實施「國際會計準則第四號公報(IFRS 4 )」的第一階段,若比照歐洲標準,台灣壽險業還要再增提責任準備金十至十五%,以目前整體責任準備金約八、九兆元估算,至少要增提八、九千億元,壽險業增資壓力將變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