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捷如跳票 高市府收購至少250億元

【大紀元1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27日電)高雄捷運面臨嚴重財務問題,高捷董事長劉三錡今天說,一旦高捷經營不下去,依「三方合約」規定,市府最少要拿出新台幣250億至300億元收購;盼市府協助高捷走出經營困境。

高雄市長陳菊宣示,市府與高捷是伙伴關係、命運與共,市府願意與高捷共同承擔,解決高捷的經營困境,讓高捷永續經營。

高雄市議會今天召開「高雄捷運專案報告」,陳菊率捷運、交通局出席,劉三錡、高捷總經理顏邦傑也首次列席說明經營現況。

劉三錡指出,高捷公司財務問題已經很嚴重,非危言聳聽,盼正視事態的嚴重性。劉三錡說,一旦高捷經營不下去(跳票),依「三方合約」規定,市府就要收購,預估市府最少要拿出250億至300億元。如果高捷的財務問題不解決,明年仍會有百億元的資金缺口。

劉三錡說,高捷營運問題在於運量不足,目前日均運量約12萬人次,約是興建期預估的1/3。高捷只能協助提升捷運運量,重要的公共運輸政策是市府的布局,盼市府有更具效率的交通運輸政策。

高捷積欠廠商工程款,劉三錡說,已有4家業者提出告訴,高捷有財務問題,還得面臨官司。至於外界質疑高捷有「肥貓」,劉三錡說,高捷從董事長以下的4名管理階層的薪水總額,尚不及台灣高鐵1名副總經理的薪水。

陳菊說,市府與高捷是命運與共,市府會和高捷共同承擔目前高捷的經營困境。市府願在「高捷興建營運合約」的精神下,讓高捷永續經營;盼高捷股東也要善盡責任,高捷公司應該增資以改善公經的財務結構。

為了協助高捷經營,陳菊說,市府已成立「高雄捷運永續經營工作小組」,同時要減免高捷土地的租金及撥付「捷運平準基金」,以保障高雄捷運、高市府及市民的權益;市府會要求高捷重視服務品質、營運安全。

市府捷運局長陳凱凌報告指出,預估至今年底,高捷的帳面虧損會達到60.81億元,其中現金虧損15.65億元、非現金虧損45.16億元。高捷每日均運量是12萬人次、日票收約292萬元;平均月虧損約2.5億元,現金不足約8000萬元。

他說,目前市府與高捷之間存在最大的爭議在於捷運物調款89.5億元及增辦工程款近50億元。

陳凱凌報告高捷月虧損損約2.5億元,現金不足約8000萬元。劉三錡反駁說,高捷的財務絕非市府所認知的困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