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情報

澳高考題變路子 考生措手不及怨聲高

【大紀元11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何蔚澳洲悉尼採訪報導)持續近一個月的澳大利亞高中畢業考試,還有最後一週就結束了,雖然大部份學生已經考完,但因考題格式和出題思路與往年大相逕庭難倒眾多考生,引起廣泛怨言,高考話題一路延燒,紐省教育部網站曾因投訴爆滿而暫停運作。

2009年的高中畢業考試在上週四基本結束了,只有個別科目還要繼續到下週。鑒於前段時間阿博茲萊夫(Abbotsleigh)女子中學對宗教學考試題的抱怨,本報記者採訪了不同中學的十二年級學生,瞭解他們對今年高中畢業考試的體驗和感受。

普遍感覺難

不論是英文或數學,不論是本地考生或海外考生普遍感覺今年的考題難。就讀艾平男子中學的邁克爾的感覺是,總的來說,今年的試卷比往年難。數學分8個大題,限時3小時,很緊張。因為題目難度大,很多人沒能完成試卷。邁克爾本人也沒有做完所有的題目,心裏很沮喪很失望。他說,即使平時學習很努力,甚至去補習學校,面對這樣的試題,也會感到很吃力。此外,英語試題形式與以往很不相同,是不可預測的,無法捉摸的。

悉尼南區的考生林美考4單元數學,她說,她非常洩氣,因為太出乎意外了,她的很多同學考完出來都說沒有做完,而且題目也出的很繞彎子不直接了當,難度很大。她作為新移民參加專門的英文考試(ESL),感覺很難,不過她又說,“但是有一部份題目看起來就像基本題一樣,就是說難度不大,可以讓你有及格的基本分數,但是再要想拿高一點的分數就不容易了。她說,她的其他考2單元數學的同學也覺得考題很難。

悉尼南區天主教仁慈聖母學院(The Lady』s Mercy College)的西西麗雅說,她選讀的課目是英語,數學和科學等,她參加了8個課目的考試。她的感覺是今年的英語和數學考題雖然在形式上與往年有所不同,但並沒有出了教學大綱的範疇。如果在學習上能保持循序漸進,每一步都是紮紮實實,而不是臨時抱佛腳,應該不會驚慌失措。不過西西麗雅說,宗教學的試題確實比較難。問題很模糊,不明確,不知如何回答。在答題前的閱讀時間裏,很多學生表示困惑,這樣的提問方式以前沒有過,大家都很不高興。

邁克爾說,很多考生對考題的格式不滿,紛紛上網向教育部投訴,由於投訴貼爆滿,教育部的意見反饋網頁發生故障,暫停了一段時間。

難在哪裏?

據悉,各個學校在高考前一個多月就對學生進行過模擬考試,按照以往慣例,每年的考題模式都大同小異,但今年的考題的格式和思路讓考生和老師們吃驚不小,完全沒有“按部就班”,令不少人措手不及。

悉尼北區聖艾夫斯中學(St. Ives High School)的約翰遜說,我參加了6個學科的畢業考試。數學考試(4單元)是其中最難的。主要是考題的格式與以往的都不一樣。儘管數學與文科不同,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考題的提問方式不夠直接,令人很困惑。此外,有的問題很棘手,要非常仔細的去理解題義,一個疏忽就錯了。

約翰遜說,我們都感到意外,我們在複習時做了以往的高考試卷,瞭解了考題的形式,但是並沒有幫助。不過,如果學的比較紮實的,而不是靠做以往的試捲來應付考試,還是能夠考好的。林美也說,和模擬考試題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為甚麼改變

據瞭解,每年的高考題目變化不大,學生形成死記硬背考試模式和猜測試題的學習趨勢, 而不少學校也片面追求考試成果,導致考生缺乏獨立思考像機械式記憶的機器。

前墨爾本大學校長布賴恩考德威爾就認為,“在澳大利亞,指導學生參與高難度考試已成一個新興的行業。”考德威爾教授說:學校“過多的時間被用於指導學生熟悉考卷, 而不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快速反應。”他認為,機械地記憶試卷模式和準備答案是實行全國統一教學大綱後高難度考試造成的一個弊端。他說,雖然是由專家們在制定全國統一的課程,但是一種危險的傾向是,政府可能提高考試的標準,由此導致片面的對考試成果的追求。考德威爾教授建議澳大利亞需應對提高教師教學水準作更多的投資。

學習委員會主席,湯姆阿利庚納瑞斯(Alegounarias) 就不認為考官偏離以前的考試摸式,他對新的試卷格式進行辯護說,高中畢業考試應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畢業考試不是一個記憶力的測驗”。

一個悉尼大學2年級的學生海倫對記者說,其實真的應該改變以往的考試模式了,她說,“我們當年參加考試時,就已經有學生事先寫好一些作文,到時候改頭換面就用了,還有甚者找人捉刀代筆,他們只是背背文章,因為每年的考題都差不多,這根本不能反映學生水平。”

此外,一些學校表示,如果教育部決定改變高考試卷形式,應該讓學校知道。聖伊格內修斯學院(St Ignatius’ College) 校長謝恩霍更說,像其他幾個天主教學校一樣,他的學校對宗教學科考卷感到失望。“延伸問答題的措辭不同於近年來的表達方式,”他說。“如果考官要作重要的變動,應該知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