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人手一張 美大學文憑淪為駕照?

【大紀元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何偉智編譯報導)美國社會正面臨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大學文憑在就業市場中供過於求,許多人為了支付學費而負債累累,就業市場卻史無前例的嚴峻,畢業生求職愈來愈困難,大學文憑正嚴重貶值中。

據《時代》雜誌報導,除了就業市場疲軟之外,大學生數量太多也是主要原因。1973年,美國只有47%的高中畢業生上大學;2008年,這一數字已上升至近70%,大學畢業證書對今日美國人而言,就如同一張普通的駕駛執照。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育研究所教授楠可(Marty Nemko)表示,近來許多不合適的學生進入大學就讀,技能不足的結果,太多的大學畢業生沒有專長,只是大學文憑的持有者,致使雇主們認為高等教育沒有用。

人人有文憑 學費和失業率卻高漲

更令人煩惱的是,大學的費用節節高漲,使畢業生背負的債務愈來愈沉重。根據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發布的高等教育成本年度報告顯示,私立的四年制學院或大學,平均學費比去年增長了4.4%;而公立大學更是增長了6%以上。

獨立研究機構「學生債務計畫」(The Project on Student Debt)公佈的另一項數據顯示,2008年,三分之二的大學生畢業時是負債的,平均負債金額為23,200美元,較4年前增加了24%。美國教育部也發現,上學年對學生貸款的比率上升了18%,總額達到810億美元。

學生的負擔加重了,失業率卻從2008年第三季的7.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10.6%,創下歷史新高。

其實,美國校園的大學生也都知道,現時大學文憑已沒有什麼價值,致使他們畢業後選擇繼續升學,期許自己可以學到更多的技能,成為找工作時的敲門磚。一項高等教育研究報告指出,大學新生計畫未來繼續念碩士的比率年年升 高,從1972年的31%,上升到2008年的42%。

文憑值多少? 能力價更高

那麼如何在求職時讓招聘人員留下深刻印象,在求職路上取得勝利呢?職業分析師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表示,招聘人員要找的是不太需要訓練的全能型人才,學士學位是必要的,但有時並不足夠。

品克在其著作《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 Why Right Brainers Will Rule the Future)提到,過去的社會是善用左腦邏輯與分析能力強的人: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

但現在,企業尋找的人才是具有認知能力與自我方向的人,尤其是擁有右腦能力,包括設計、看清大局、有能力將點連接成面的人才。品克說:「我們 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機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

紐約大學就業顧問史坦德(Trudy Steinfeld)建議,畢業生可將心力投注在呈正成長的工作如教育、健康照護及非營利組織等。重要的是,在大學時要努力學習,盡量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內涵和價值。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