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數位學生證 可減肥 可求救

【大紀元12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教育部、大學合作將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運用於校園安全管理,學生只要配戴RFID的數位學生證、腕帶,就可記錄上下學時間、體溫,一旦誤入校園死角或危險地區,還會立即警示傳送訊息給學校,甚至可用於教導學生掃地、依學生BMI值增減配菜量。

RFID系統是由標籤、讀取器所組成,標籤可放置在要辨識的物體上(例如數位學生證、門禁卡、腕帶、手表、鞋墊 ),學生配戴後,即可透過校園內的讀取器讀取資料,進行記錄追蹤。

台灣科大電機系教授陳俊良舉例,出入校門時,老師與家長可知道小朋友何時到校、離校;小朋友進入危險區域,老師也可透過電腦系統掌握,避免發生危險。流感易流行的秋冬季節,加裝RFID體溫測量裝置,可記錄學童體溫變化,並將發燒訊息傳給導師和家長。

教育部推動的「校園安全應用RFID協助學生安全計畫」,已在全台6所國小、3所特殊學校建置運用。例如高雄縣吉洋國小的數位學生證,具有上下課管理、學習紀錄、校園設備管理、圖書借閱、體溫異常、打掃逾時、緊急求救、危險區域管理等功能。

由於吉洋國小地處偏遠,校園有時會有蛇或其他野生動物出沒,每張數位學生證的晶片還設有求救鈴,學生若遇到緊急狀況就可按鈴呼救。

另外,嘉義啟智學校有加裝RFID系統的拖把、數位地板,訓練啟智學童打掃,依清潔程度,地板會呈現黑(很髒 )、灰(普通髒 )、白(乾淨 )三個顏色。甚至可在學生營養午餐的餐盤上裝設RFID系統,螢幕顯示學生BMI值,以便控制飯量與配菜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