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興趣加資優 曾依晴找到分解保麗龍菌種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3日電)愛笑、愛作夢是一般高中女生給人的印象,台中女中2年級學生曾依晴卻終日與麵包蟲為伍,還從中找到可分解保麗龍的菌種,興趣加上資優、努力,讓她不平凡。曾依晴實驗證明可自然分解保麗龍,獲得台灣國際科展第3名。

戴著稍嫌厚重的眼鏡,16歲的曾依晴侃侃說明她如何從一個國中、小科展作品發現麵包蟲會啃食保麗龍的結果中得到啟發,進而決定找出麵包蟲消化道分解保麗龍的秘密,最後成功找到麵包蟲消化道中的共生菌「紅菌」(曾依晴自行命名),並實驗證明紅菌會分解保麗龍的經過,充滿自信且不青澀。

曾依晴對生物的興趣從小就顯現。她說,印象中第一次生物解剖實驗是在媽媽的廚房中,將媽媽從市場上買回的青蛙開膛剖腹,當時她只有7歲;上了小學後,她更號召同學組成「捕蟲隊」,下課時就在校園中四處捕捉昆蟲,短暫觀察後再放生。

因為對研究生物有濃厚的興趣,對一般女生不敢觸摸的麵包蟲,她一點都不會害怕,只是為了找到麵包蟲消化道能分解保麗龍的秘密,解剖了約1000隻麵包蟲,她自覺很對不起這些因此犧牲的麵包蟲。

除了對生物學有濃厚興趣外,資優及努力也是曾依晴成功的原因。曾依晴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全職主婦,她則從小資優,多數課程都是自主學習完成,國小5年級學業完成後,就跳級就讀國中1年級,一直到考上台中女中資優班,自主學習一直是她獲取學問的方式。

曾依晴說,就讀高一時,她原本也想試著過正常的高中生活,但試了一學期仍無法適應,因此提出研究計畫,平常就窩在中興大學的實驗室內與麵包蟲為伍,幾乎只有在考試時才會到學校應考。

雖然多數同學並不知道她在研究什麼,許多老師不看好她的研究,不過,曾依晴很感謝同學願意提供上課筆記、老師提供建議,讓她能課業、研究同時進行。

至於未來發展?曾依晴說,她想到台灣大學醫科或成功大學醫科就讀,學成後到新疆或西藏地區行醫濟世,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