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從漂鳥到留鳥 陳國鎮種出心得

【大紀元2月21日訊】撇傳統 行銷業務打通路

〔自由時報記者劉曉欣/埔鹽報導〕經濟不景氣,想要返鄉種田嗎?彰化縣埔鹽鄉青年農民陳國鎮以前輩的身份建議說,最好考慮清楚,因為只有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來做,不走傳統農業的路,重新學習技術與行銷,才能走出一片天。

陳國鎮今年38歲,原本在外商公司跑業務,業務跑了10幾年,總覺得是為了公司在賣命打拚,但公司卻開始逐步把部分工作外包,他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兩年前就決定回家務農。

「你會種田嗎?」這是陳國鎮的父親聽到兒子的決定時所說的話,陳國鎮跟父母說,他出生在農家,又是嘉義農專畢業,他有農業知識,在辭去工作的前一年就開始找相關資料,去上研習課程,因為他不要走傳統農業的路,要走出自己的路。

陳國鎮決定以溫室蔬果作為第一步,選擇栽植技巧比較簡單的小黃瓜作為嘗試,因自家有農地,他先辦理農業貸款,以面積一分半的土地來試作溫室,因為搭溫室所費不貲,他希望成功之後再逐步擴大面積。

陳國鎮的溫室小黃瓜栽種成功之後,他再選擇番茄來試作,他從經驗中發現,小黃瓜在梅雨季或是颱風過後價錢最好,因此專挑雨季來種溫室小黃瓜,其他時間再種番茄,可創造更高的營收。

他所種的小黃瓜送到批發市場去賣,但番茄則是選擇自產自銷,「但要到哪裡去賣呢?」他拿出跑業務的精神與點子,透過親朋好友把番茄拿到各自上班地點讓同事免費試吃,果然訂單開始湧入,訂價一台斤100元也照賣不誤。

「只要品質好,就不怕沒顧客!」陳國鎮說,他不只是用溫室種蔬果,更強調要安全合理使用農藥,但他種了一年之後發現,溫室環境因為沒有日曬雨淋,沒有被農作物吸收的肥料,更容易殘存在土壤裡頭,造成土壤鹽化,他開始去請教神農獎得主陳慶輝、農改場專業人員,改變栽植技巧。

為解決土壤鹽化問題,陳國鎮全面改作溫室介質栽培,作物種在進口的泥炭土,以離地栽培,施肥以滴灌方式給予養液,減少病蟲害,也不再有土壤鹽化的情況,農作物的品質也大為提升。

陳國鎮說,他從跑業務轉換跑道來種田,光是早睡早起的生活模式就適應很久,以前跑業務,天天都在跟人接觸,種田之後最常摸的卻是農作物,「心態的調整很重要」,但看到農作物收成就很有成就感,這是當上班族比不上的成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