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

愛的料理師(5) :改變考試的方法!

如果有人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時,馬上玩一個遊戲,老師喊著「如果回答不出問題,請你將題目寫一遍、兩遍……」學生在第幾遍時舉手就寫幾遍。這個效果還真好,所有恍神的孩子全回神了,有時還是會有幾位孩子神遊他鄉,不知道上課內容只好乖乖的寫。

說起讀書這回事,學生最怕的還是「考試」,老師最怕的也是「考試」。每一個學生都說,我在一年級時功課很棒,二年級也不錯,三、四年級偶爾粗心大意有時候會考差了,可是升上五年級後,功課怎麼就退步了呢?五年級的第一次考試,大家都考得比四年級差,有位學生自己檢討問題理出了一個論點:「我想可能是我的複習方式和月考的題型不太一樣,或是我在考試時太緊張了,有些原本記得的東西不小心就忘記了。」

我們當老師的,總怕學生沒有將重要的課程學好,總是不斷的想考出學生的能力,舉凡小考、大考、隨堂考加上常常考,考不好檢討原因後還要再補考。在我的班上,我也會發卷子給學生寫,別班的學生都考了,我怎能不考,別班有的試題我一定也有,負責油印的班級,已經幫忙印好又送到教室來怎能浪費呢?

於是告訴學生自己找零碎的時間來寫練習卷,早上發卷子放學前收齊,寫完檢查是否有不小心寫錯的題目,確定已經寫完就能交卷,讓學生依自己的實力寫,信守承諾絕不看別人的答案,他們拿到的卷子有可能不只一張,這種狀況下實在也不容易看到他人的答案。除了全校統一的評量外,不給限制時間,會多少寫多少。

孩子考差了,沒關係,再讓他多學幾次吧!

第一次看到老師跳脫考試時的制式形式,學生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只想試試在沒壓力之下,學生們作答的效果是否能提升,因此常在考試之前向學生們強調,評量的目的只是在檢測他們該階段的課程是否已經學會,評量後的結果可以給教學者一個檢核的機會,平常的行成性評量學生們大都不放在心上,因為他們很容易就可以回答問題,小範圍的平常考也都有不錯的成績。

一旦時間一拉長,總結性評量一出現,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一次的數學月評量,有一位學生才考六十幾分,這和他平常的能力差太多了,我改著改著竟發起愁來,這位孩子拿到考卷時一定會喪失信心的,等待第二節全校評量時間一結束,趕緊再找一張數學考卷,先口頭說說孩子怎能輕視評量,馬上叫他再寫一份一模一樣的試卷,他用比真正評量更短的時間寫完,我再為他一題一題批改,第二次的試卷竟能得八十幾分,讓我鬆了一口氣,證明孩子能力實在不差,請他回去一五一十轉告家長,但是成績只能登錄第一次的六十幾分。

藉此叮嚀所有的學生,考試時要放鬆心情,不管是大考或小考都要用平常心待之,我想這位原來考差的孩子一定也不是故意的,每個孩子都想得第一名,但是每個班級裡的第一名卻永遠只有一個,我們當老師的看到學生很認真但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安慰比責罵重要。我總是鼓勵學生不做後悔的事,考差了再多學幾次就好了,這次的結束是下回的開始,人生不就都在結束和開始打轉嗎?

又有一次,剛月考完,很多孩子知道考壞了心急得不得了,有的擔心回家後爸媽一問怎麼報告實情,深怕原來已經約定好的禮物會泡湯,有的擔心到補習班後考卷被拿起來一題題罵或被打,而我要擔心什麼?我當然希望他們都得個好成績,每經過一個年段,就是一次新的挑戰,學習時應重視過程,因為我們不可能將「第一名」大放送,只好安慰看重分數的學生。當然也要想一個好理由告訴他們為什麼考壞了,再教他們如何從跌倒中爬起來。

摘自:《愛的料理師》教育之友出版社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