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IATA:航空業寒冬 但對消費者有利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24日專電)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天預測,今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47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艱困的年度之一」,尤其亞洲受創最重,但對消費者是好機會。

IATA執行長畢西納尼(Giovanni Bisignani)上午在日內瓦的一場記者會中說,「我們從未見過如此低的票價結構」,隨著大環境惡化,「航空公司今年肯定會繼續在更好服務和更低價格方面競爭」。

畢西納尼說,這是第一次真正的全球性航空業危機。先前,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主要影響到美國和歐洲,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主要衝擊亞洲;如今,「這個產業已在加護急救中」。

他說,去年12月IATA還預測今年的虧損是25億美元,現在的評估卻將近兩倍,主因是1月的客運與貨運的需求都急遽下跌,導致對收入跌幅的預測從350億美元,即6.5%,擴大到620億美元,即12%。

他說,航空公司最主要收益來源的頭等艙和商務艙在1月需求下跌了16.7%,貨運則下跌了23.2%。

畢西納尼推測航空業的復甦會在2010年來臨,但由於危機太過嚴重,「即使以最樂觀的態度,我也不預期2010年的復甦會多可觀」,危機的衝擊還會持續好一段時間。

他並批評,航空業目前遭到「瘋狂的課稅」。「我們不像銀行般需要政府紓困,倒是急需現金的政府向我們增稅來投入銀行」。

他說,在去年,航空業就面臨了將近69億美元的新增課稅,「大部分都是以環境之名,其實只有很少、甚至沒有任何部分是投入跟環境有關的事」。「這種課稅,我不知除了瘋狂以外要如何稱呼它,我們準備與它對抗」。

據IATA預測,以區域而言,亞洲航空業將是受災最重的,今年可能虧損17億美元。亞洲最大的三個市場,日本陷入嚴重衰退;中國雖見國內復甦,但國際業務仍受制於萎縮的貿易量;印度則苦於不振的需求、高昂的成本和落後的基礎建設。

北美洲將是表現最好的區域,大概可以損益打平,這是因為從去年秋天起,航空業就已趁早因應經濟危機,調低生產量能。

畢西納尼說,航空業如今求生存要緊的兩件事,就是保存現金以及依據需求調整產能,但他強調,安全仍是不妥協的最高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