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多倫多上演175年前議會辯論

【大紀元3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2009年3月6日是多倫多市175歲生日。今天市府大樓的一樓大廳成了一個展覽大廳,一整天的活動包括歷史圖片展、文學閱讀、電影及戲劇表演等。下午12時30分,在市議會大廳上演的一場精彩的議會辯論會,展示了175年前多倫多的民主政治,獲得現場觀眾的喝采。

在這場模仿1834年第一屆市議會的法案辯論會上,當時的保守派及改革派議員沒有現在的議員那麼講究規矩,辯論中不乏粗魯的言語,甚至肢體動作,反映出早期民主政府的行為。1834年剛成立的多倫多市,當時人口只有9,252人。



由皮得遜扮演的多倫多第一任市長麥肯斯,進入議會大廳的第一件事是與保安熱情地握手(攝影:周行/大紀元)。



麥肯斯市長激動地向議會發表演講(攝影:周行/大紀元)。

當天的議會辯論議案包括英國國旗的使用、人行道修建、增加物業稅及市長的工資等。由演員皮得遜(Eric Peterson)扮演的175年前多倫多市第一屆市長威廉.麥肯斯(William Lyon Mackenzie)親自主持議會辯論。

由多倫多Gordon A. Brown及Cosburn 二家中學的學生扮演的保守派及改革派議員在辯論中各執己見,辯論的氣氛越來越激烈,互相指責對方的意見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麥肯斯市長在試圖控制局面中也不得不忍受刻薄的語言。

在辯論增加物業稅議題時,改革派表示支持,保守派則堅決反對,並指市長想把稅收據為己有。在市長試圖緩和爭論的熱度時,保守派議員衝口說市長是白癡。市長終於按捺不住,憤怒中衝到保守派議員的座位前,連頭上的假髮也丟了。



麥肯斯市長憤怒中衝到保守派議員的座位前,連頭上的假髮也丟了。(攝影:周行/大紀元)。


重新戴上假髮的麥肯斯市長餘怒未消(攝影:周行/大紀元)。

這時議會大廳的狀況一度混亂,2派議員的矛盾開始訴諸於肢體動作,保安人員出面干預才得以平息。



混亂中2派議員開始訴諸於肢體衝撞(攝影:周行/大紀元)。

在議會辯論接近尾聲時,保守派議員George Munro指責市長偏袒改革派。被要求道歉時,Munro不但拒絕道歉,還拿起他的鞋子向市長扔過去,不過沒有擊中目標。

200多人觀看了這場175年前激烈的議會辯論,並向演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Cosburn 中學的學生Barbara Karapostolakis表示,她很緊張,連早餐都吃不下。「來到這裡排練後就好多了。這個非常好玩,為此所作的全部努力都很值得。」

多倫多副市長彭德龍也觀看了今天的議會辯論。他說,多倫多走過了一條很長的路,175年前,舊市鎮York成為多倫多市,只有不到1萬人,基本只講英文。「現在我們有260萬人,有超過140種語言或方言。我們有很多值得慶祝的東西。」

「我很激動,今天有學生在這裡模仿1834年的市議會辯論,他們在學習歷史。」 彭德龍說,「多倫多已經變化很大,但要變得更好,我們必須知道曾經走過的路。」

彭德龍表示,那時的辯論議題與現在的也類似,為了建木製人行道,要加稅2個便士,那時的保守派反對,認為是浪費錢;改革派則說很需要人行道。「這些都屬於基礎建設,而我們今天需要的是更多的地鐵及輕鐵服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