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國際交流論壇 探討公共藝術與大地共存關係

【大紀元4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家瑄、陳亦偉台北21日電)公共藝術如何與大地共存,是國內外關注的新議題。台北市文化局今天舉辦「2009台北公共藝術國際論壇」,邀請5位國外公共藝術大師,與大眾面對面分享國際重要經驗。

「2009台北公共藝術國際論壇」21、22日在西門町紅樓展開,邀請來自日本的公共藝術大師北川富朗、前田禮、高田洋一,來自紐約的坎道爾.亨利,來自羅馬的約瑟夫.科史士,為台灣公共藝術開啟新視野。

國際知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在論壇上分享他在日本創辦「大地藝術祭」的經驗,展現公共藝術如何讓一度衰頹的日本新瀉縣越後妻老城注入觀光活力。

北川富朗表示,有別於一般都市藝術,日本越後妻地區的藝術家們,沉浸於鄉野生活與大自然中,與居民共同創作,讓真實生活化為可互動的展覽品,重現這片土地的美感,讓老城擁有新生命。

日本立川市公共藝術策展人前田禮表示,公共藝術不再只是在走廊上擺上藝術品,應利用建築物本身機能,加入藝術元素,讓公共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前田禮說,以規劃立川市的公共藝術為例,充滿想像性的「機能美術」、驚奇冒險的街市、反映世界的街市為策畫時的3大概念,活絡立川車站附近高度密集的住宅區。

前田禮說,立川市的公共藝術讓都市的板凳、冷氣通風口、停車場、消防栓等,都成了藝術品。大眾藉由藝術品,進一步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引發大家對環境永續力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