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預言

諸世紀的成書背景與隱喻手法

諾氏能揭示過去與未來 甚至道出別人心中所思

西元1555年,諾查丹馬斯的著名預言集《諸世紀》第一卷問世。由於諾氏曾經為許多人準確地揭示了過去與未來,甚至能看透別人的心思;再加上當時歐洲正處於新舊教爭鬥激烈,而且被西方人視為不祥的彗星,也正好在那個時期現身於歐洲夜空,致使人心惶恐不安,深感前途茫茫。因此當《諸世紀》前四卷於里昂出版時,立刻引起了購買熱潮。西元1558年,第五卷至第七卷相繼完成,當時諾查丹馬斯的名氣如日中天,不但書賣得好,前來問卜求卦的人潮也多,於是諾氏繼續創作了第八至十卷,而這三卷直到他死後才得以發行。

據文獻記載,本名為米歇爾.德.諾斯特羅達姆的諾查丹馬斯精通手相、數學、醫學和占星學,醫生是他的本行,但後來他卻以非凡的占星術和預言能力而成名。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預知未來的,但歷史證明,他的預言確實在逐步兌現中。

雖然說《諸世紀》的預言奇準,但是人們往往要等到事情發生後,再與《諸世紀》的記載對照,才知道某卷某篇詩句是對應了哪年哪月的歷史大事;原因主要是因為《諸世紀》的詩句雖然字面意思清楚,不過影射的人事物卻隱晦難明。可是在後世學者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還是有些脈絡可循。以下就以第四卷第六十八篇為例:

來到維納斯附近的那一年,

亞洲和非洲最巨大的東西,

將來人們會流傳他們來自萊因和希斯特,

叫喊和哭聲覆蓋馬爾他與利邱斯特海邊。

本篇被後人破譯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預言:從天文觀測的角度看,在二次大戰爆發的那一年,火星(馬爾斯)正好位於金星(維納斯)的近旁;由於諾查丹馬斯精於天文與占星,所以他會用星象來隱喻時間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並非所有的時間、地點都是以「暗示」或者是「聯想」的型態呈現,有時就是明指確切的名稱,如詩句中的「亞洲」、「非洲」與「萊因」(指萊因河)就是真實地名。

另外,一些專有名詞可能會以類似的拼法呈現,如「希斯特」(Hyster)就被後人解釋為「希特勒」(Hitler),「馬爾他」(Malte)和「利邱斯特」(Lygustique)可能是指馬爾他島(Malta)與義大利的利邱力亞(Liguria當然這些都是從二次大戰相關的人、事、物推敲而得:如「萊因」(萊因河)為德意志的象徵,因此「希斯特」應該也是與德國有關的重要名詞,讓人自然聯想到挑起戰火的希特勒;而其活躍的戰場是歐洲,因此戰爭導致的「叫喊和哭聲」所覆蓋之處應該也與歐洲地名有關,所以,馬爾他島與利邱力亞算是合理的聯想;最後再解釋所謂「亞洲和非洲最巨大的東西」,就可能是指隨著歐洲戰事引爆而開打的亞洲及非洲戰場的大戰。因為二次大戰的全局可以說都和德軍與希特勒的動向有關,所以下一句「將來人們會流傳他們來自萊因和希斯特」的因果推論得以成立。這樣一來,整篇預言詩似乎就串成了一篇完整的故事了!

當然啦,以上的推論也只能說是一種解釋方法而已,而且並非十分完美;再者,如果其中有一個假設錯誤,則整個故事就得推翻重做囉!如對於「維納斯」的解釋,若它指的不是「金星」而是「維納斯女神」的象徵(愛與美),或其實它是某字的相似字,我們就將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而且,我們只能用「歷史」來對照,那「未來」的部分呢?現今沒有比對的證據,但這偏偏又是大家最熱衷於想知道的部分!所以啦,難怪《諸世紀》的盛名會歷久不衰,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