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蕭萬長期許工研院為台灣產業創新火車頭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 3日電)副總統蕭萬長期許工研院能夠成為引領台灣產業創新及提升整合能力的火車頭,他將會以「經濟老兵」的身分,幫忙推動。

蕭副總統今天下午在經濟部次長黃重球陪同下,前往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視察,由工研院董事長張進福及院長李鍾熙接待。

李鍾熙簡報時表示,工研院的任務是以科技研發創造經濟價值,帶動產業發展;工研院主要專注於應用及產業化科技研發。

目前工研院共有5845名員工,擁有9253件專利,累積新創151家公司。

隨著台灣在產業鏈角色的轉移,由過去的代工製造到目前的創新,李鍾熙說,工研院的策略定位及方向將變成為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並將拉高創新的切入點,以科技創造高價值。

順應全球趨勢潮流,包括珍惜資源、節能環保、平價優質、網路宅配、健康照護及社會關懷等,將是下一波產業趨勢,工研院已投入相關產品技術開發。

李鍾熙表示,工研院除開發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外,還投入都會區潔能輕型電動車、智慧型分散式電能網絡、軟性顯示器、電子書、輕便型醫療電子及器材等開發,同時結合連鎖商店,展現節能成效。

蕭副總統肯定工研院創新整合的方向,指出創新及整合能力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要素,希望工研院能夠扮演國內產業創新及提升整合能力的火車頭,而他將會以「經濟老兵」身分幫忙推動。

蕭副總統在聽取簡報後,隨即參觀工研院包括甫獲2009德國iF設計大獎的流體驅動照明消防滅火燈等節能減碳,與生醫科技、智慧生活、寬頻網路等研發成果,及軟性電子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