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冉冉祥瑞撒甘霖 神韻滌蕩「節慶之都」

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阿德雷德娛樂中心的壓軸場演出(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大紀元4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費珊珊南澳阿德雷德綜合報導)澳洲當地時間4月7日晚10點半,風靡全球的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完成了在南澳首府、素有「節慶之都」美譽的工業重鎮阿德雷德的最後一場演出。演員們在全場逾千觀眾依依不捨的掌聲中謝幕四次。至此,神韻藝術團09年全球巡演阿德雷德站圓滿落下帷幕。

在6日和7日的兩天三場演出中,包括南澳反對黨領袖馬丁(Martin Hamilton-Smith) 在內的政商界名流、藝術及宗教等各界人士逾三千觀眾,通過純善純美的舞台藝術的形式,感受了敬天重德的中華傳統理念及天人合一的神傳文化。神韻演出所傳遞出的祥和、向上的普世價值,在經濟蕭條的時代為他們的生活注入新的希望,也啟迪他們思考生命的真諦。

無論氣勢恢弘的背景天幕、絢麗純雅的服裝、婉若天籟的中西合璧音樂、創意無限的中國古典舞,還是轉換自如的燈光與音響,演出如行雲流水,更似美的盛宴,散場後觀眾久久不願離去。採訪中,他們共同表示,語言是如此乾癟,沒有語言能恰到好處地形容出他們內心的感受及演出的盛況。

而兩位俏皮幽默的雙語主持人珠聯璧合、妙語連珠,為非華裔背景觀眾準確理解節目內涵,巧妙地提供了幫助,也令觀眾更感受到演出編導的精心設計。

「了不起的一群人——神韻藝術家」

朱利安‧史帝芬(Hon Julian Stefani)先生說:「演員們把最好的呈獻給觀眾,讓我們有一個驚喜,看到這麼多如此漂亮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一切都是那麼完美。而每個演出的人都完全融入在節目的內涵之中!」「這真是了不起的一群人——千里迢迢從紐約來到這裡,他們是如此全身心的投入,為我們帶來了那麼感人的節目。」



前阿德雷德州政府議員Hon Julian Stefani今年是第二次觀賞神韻演出(攝影:王俊博/大紀元)



史帝芬曾任自由黨立法會成員,任職國會議員期間,經常為難民和移民人權問題發聲。他說:「非常不幸的是在中國還有人遭受迫害,節目告訴身在自由世界的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促使中國人民能夠獲得真正的信仰自由。」

澳洲國家公民理事會(National Civic Council)南澳主席維爾德說:「我認為神韻藝術團的重要性會逐漸地廣為人知。她的內涵並不是通過一個晚上(的演出)就可以領悟的。她在傳播『希望』的訊息上具有極深的重要性,從城市到城市,從國家到國家。」

「我很高興得知神韻藝術團現在有三個團同時在世界上巡迴演出。而且我認為真、善、忍的價值觀是普世的,所有善良的人們都是會認同的。我希望(神韻的)演出能幫助帶來這些。」

「一個進入5千年文明的窗口」

南澳多元文化事務中心執行長Vivian Hope女士觀賞了神韻的首場演出後表示,所有的節目都令人印象深刻。作為旅居澳洲多年的新加坡華人,Vivian表示,以(文藝的)方式來傳播文化是很好的事,很高興在今晚看到中華傳統的舞蹈和音樂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南澳多元文化事務中心執行長Vivian Hope女士觀賞了神韻在阿德雷德的第一場演出。(攝影:Leigh/大紀元)



音樂家羅伯特‧皮克林先生是吉他手,同時還寫各種類型的歌曲,包括民歌。演出讓他喜歡上了中國音樂,「非常非常感人,很傳統,當你聽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這不僅僅是十年、二十年或是一百年,這是數千年的歷史呈現在你的面前,所以非常感人。」

藝術極品

生在波蘭現居南澳的濮翠沙Patrycja Jachimowska女士在南澳具有108年曆史的摩托車俱樂部雜誌社負責封面設計師工作,「我喜歡演出的音樂,我更喜歡舞蹈,還有服裝。我對藝術情有獨鍾。總體來說,整台晚會非常偉大,令人難以置信。舞蹈整齊劃一,同步到位,不可思議的編排。」



南澳108年歷史的摩托車俱樂部雜誌封面設計師Patrycja女士(左) 和母親觀看了神韻在阿德雷德的首場演出(攝影:王俊博/大紀元)



「色彩非常好,做得很好!」,另一方面,她對於能把實際表演和背景融合在一起的天幕設計讚不絕口。「服裝很好,與背景和故事情節相吻合,還有音樂也是,這非常難做到。還有那飄逸的長袖,令人難以置信,幾乎每一件服飾都這樣,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麥克斯(Max Taylor)曾經是樂隊隊長,在澳洲空軍樂隊做了擁有26年小號手,也是市交響樂團的成員。觀看演出後,他驚嘆,在音樂中聽出了東方文化的內涵。他認為,東、西方音樂有不同風格、音階的調配,而神韻音樂能將此揉合到渾然天成的地步,的確「與眾不同」。



阿德雷德市交響樂團的成員麥克斯認為神韻的聲樂家們都很出色,關貴敏的歌聲完美無瑕,令人陶醉。麥克斯和太太海倫 (攝影:費珊珊/大紀元)



藝術界父女羅伯特‧皮克林和凱瑟琳(攝影:Leigh Smith/大紀元)



音樂家羅伯特的女兒凱瑟琳‧皮克林是舞蹈演員、舞蹈老師,在Dance Effects工作,神韻舞蹈演員的專業程度和他(她)們的技巧,讓她驚詫不已。「他們年輕得讓人難以置信。女舞蹈演員們比我還年輕,特別是在《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中的那個小女孩,我覺得她可能不超過七、八歲,但是卻表現的很專業,她的神情、她的技巧也很驚人。」

「感受神的信息」

阿德雷德一家保險公司的執行總裁喬治(John George)同時經營一家地產公司,他也是澳大利亞——柬埔寨慈善基金的運作者。



在阿德雷德經營一家保險公司和一家地產管理公司的喬治(John George)觀看了神韻藝術團在阿德雷德的首場演出(攝影:費珊珊/大紀元)



整場演出中,喬治強烈地感受來自神佛的信息。「在那個關於(修煉)家庭的節目中(《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丈夫被迫害致死,然後他重回天堂,來自天國的信息非常地強烈。但顯然中國(政府)現在並不高興人們(有信仰),很多(有信仰的)人被迫害。」

奧康納女士(Ms O’Connor),是一名業餘的作家,在看神韻之前她正卡在寫作的瓶頸之中,並且略微感到身心的不適。



奧康納女士(Ms O‘Connor)是一名業餘的作家。(大紀元)



看過神韻演出後,她興奮地表示:「太壯觀了,我認為這場演出令人肅然起敬。」她表示,身體不適好像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我現在想趕快回家,開始寫作了!」

神韻節目所傳遞的深層信息令社區電台節目主持人羅瑞‧尼隆(Lawrie Nealyon)和夫人艾蓮‧尼隆(Eileen Neaylon)大為感動。艾蓮認為,天幕上的詞句,表達「智慧而清晰」,「許多都切中當今的時弊」。她認為,從這台名為「神韻」的晚會中,「我們確實獲得了神的信息。背景天幕精彩極了,就像人從天上下來,又從台後升上天去,這真是非常巧妙,看到這樣的展現,令人滿足。演員們退出舞台,返回天際的情形真是奇妙至極。」



社區電台節目主持人羅瑞(Lawrie Nealyon)要向聽眾推薦神韻演出。羅瑞‧尼隆和夫人艾蓮‧尼隆(Eileen Neaylon)。(攝影:費珊珊/大紀元)

羅瑞認為,演出所表達的訊息正是我們本已擁有、但有時卻忽視了的東西,我們經常捨本逐末,而神韻演出或許在提醒我們,去接近那些被忽視了的東西。

NCC南澳主席維爾德印象最深的節目是《金猴降妖》,「它帶回了我兒時的記憶,一出極具幽默的好戲,而且呈現出了『希望』,這也正是整晚演出的主題。幽默與希望,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當蓬鬆的秋葉緩緩撒遍南澳大地,一層層覆蓋旅人的滄桑足跡時,神韻為世人鋪上的一程光明、希望,將久久地在他們心中蕩漾。



阿德雷德觀眾凝神觀看節目。(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阿德雷德觀眾凝神觀看節目。(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阿德雷德觀眾觀看節目鼓掌。(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阿德雷德觀眾觀看節目鼓掌。(攝影:胡宥華/大紀元)



目前,神韻國際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已移師北上,到達澳紐巡迴演出的第四站昆士蘭首府布里斯本,在復活節期間為陽光之州的民眾獻上四天六場的演出。

澳紐巡迴演出的其它日期及行程為:

4月15日-17日 新西蘭

4月19日 悉尼

4月23日-26日 悉尼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