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生產更安心 婦團促設風險補償金

【大紀元5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魏怡嘉/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與女權團體昨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生署儘快落實兌現馬英九選前「編列生育風險處理預算」的支票,讓衛生署長早於2006年就承諾的「生育風險補償基金」能早日成立,建立安心的生育環境,作為送給台灣母親的母親節大禮。

黃淑英指出,婦女的生產過程存在極大風險,以致醫師為避免醫療糾紛、巨額賠償金,紛採防衛性醫療措施或不敢隨意接生,導致婦女缺乏安心生產的環境。台灣婦女團體早在2001年就開始推動生育風險補償機制,2003年正式提出「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及相關立法,並於2006年獲得衛生署長的承諾,但相關進度在政黨輪替後即告終止,至今仍未提出任何政策。

黃淑英指出,生育風險補償基金是由國家設立的風險承擔機制,讓遭遇生育風險的婦女及其家屬,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基金的補償。避免婦女在釐清責任的訴訟過程中,再受煎熬、二度傷害。醫師也能在無關對錯的精神下,免除後顧之憂,可充分發揮其專業,而不用懼怕巨額賠償金,提升整體的醫療品質。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表示,馬英九在其競選政策白皮書中承諾,要編列生育風險處理預算,為何衛生署至今尚未對「生育風險補償基金」有進一步的作為?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何碧珍指出,台灣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婦女生產年齡則逐年攀升,政府應立即成立「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建立安心的生育環境,作為送給台灣母親的母親節大禮。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衛生署正在規劃醫療傷害救濟或補償制度,就是要把所有的手術風險都納入,範圍比只有一項生育風險更大,目前正在進行相關作業,預計6月召開公聽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