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胡適紀念館環境清幽 林語堂故居遊客多

【大紀元5月3日報導】五四人物在台足跡專題報導(3)(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3日電)今年是五四運動90週年,五四人物在台足跡也成為熱門去處,包括胡適紀念館、林語堂故居、錢穆故居等,充滿歷史味的觀光景點,讓人追思五四精神。

五四人物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也是在台灣留下最多景點的五四人物,全台各地有台北南港的胡適紀念館、胡適公園、胡適小學及在台東的胡鐵花路。

胡適紀念館是胡適晚年到台灣擔任中研院院長的南港住宅,也就是台北胡適故居,坐落在中研院內,故居的建築、廊道、擺設等格局,大體上仍保持胡適當年生活起居風貌,陳列室中有胡適的著作、手稿、照片、遺物與紀念物等。

胡適紀念館主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光哲表示,儘管坐落在南港,胡適紀念館4個月內有2800人次參觀,老師會帶領學生到此做校外教學,也是大陸學者來台灣從事學術交流的必到之處。

胡適在台灣受到相當的重視,潘光哲表示,胡適受歡迎,但大家心中的形象並非胡適真正的樣貌,「應該要還他本來的面目」。潘光哲說,胡適其實有很多文章批判國民黨,但都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刪除,所以大家看不到。

潘光哲說,胡適雖是歷史人物,但胡適所強調的求證精神迄今仍然受用,例如台灣盛行的爆料文化,胡適就反對。

位於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由林語堂親自設計,是他生前最後10年定居台灣的住所,四合院架構結合西班牙式設計,兼具東西方風格。林語堂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煙斗,欣賞夕照沉入在觀音山際。

林語堂是著名幽默大師,國外有不少人因林語堂而認識中國文化,林語堂故居吸引許多外國旅客造訪,儘管參觀要收費,但仍不減遊客熱情,每月維持約1700參觀人次,歐洲、日本與港澳等地遊客都慕名而來,現由東吳大學經營。

錢穆故居原名「素書樓」,是錢穆及夫人自港返台選擇隱居終老之處,素書樓內的磚石草木都是夫妻倆多年心血。目前錢穆故居由東吳大學經營,舉辦不少人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