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東莞零售業 一月內6家大賣場倒閉

【大紀元6月12日訊】曾經以「東莞塞車,全球缺貨」而著稱的製造業中心東莞市,其工業發展遭遇了三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儘管東莞市政府不斷拿出數據證明情況已趨好轉,但是東莞大賣場一個個倒閉關門卻是不爭的事實。

近日,位居東莞零售業前列的東莞大和百貨清溪店也難逃關門厄運,商戶都收到大和百貨關於撤場的函,限期日內必須搬離大和百貨內。這距離上次大和百貨大嶺山店清場不到半月時間。據統計,東莞零售業一月內不下6家大賣場倒閉。

據南方日報報導,位於清溪鎮大和百貨二樓電梯口的一家美容院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還在正常營業,但是由於大和百貨這兩天發出通知,要求商戶近日必須撤離,所以該店可能會在本月14日左右搬走。

大和百貨清溪店為何突然撤離?大和百貨總經理助理徐先生稱不方便發表言論,可直接詢問該公司律師,但該律師又將問題拋回,稱:不是公司管理層,更加不方便發表言論。

據瞭解,近一個月時間裏關於賣場倒閉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厚街新一佳超市、東坑家家樂超市、橋頭百貨超市金港灣、人人樂香港街店……,這其中有本土超市,還有國內知名超市。

5月16日,橋頭鎮最大的金港灣百貨商場突然歇業,商場幾個主要出入口均大門緊鎖,一樓不少專櫃的貨物被清理一空,場外則聚集了供應商討要貨款。

時隔3天,同樣一幕在大嶺山鎮上演。東莞零售業佼佼者大和百貨在該鎮的分店停業。

家家樂作為東坑鎮的第一家商場,6月3日突然關門,所貼出一則通知稱「因營運虧損,即日起停止營業,善後工作由相關部門處理」。

家家樂歇業的前一天,莞城區18-28HAPPY地盤也發生近百檔主堵門事件。檔主以鋪面實際面積和租賃合同面積相比大幅度縮水,以及人流偏少、生意冷清等為由,集體「站崗」逼宮方式,要求減租。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不方便對大和一事作過多評論。但在經濟仍不明朗情況下,大量賣場關門未嚐不可以看作行業洗牌的開端,抗風險能力不強的賣場將繼續面臨關門停業困局,此局面短期內恐怕很難扭轉。

12家店舖貨物被搬走

據南方日報報導,6月7日早上11點,廣州火車東站天匯城負一樓的檔主陳先生回到關門近3個月的店舖竟驚訝地發現包括自己在內的12家店被「洗劫一空」。據其介紹,被搬走的東西價值十幾萬元。

據天匯城檔主吳先生介紹,今年3月25日,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天匯城有限公司強制關閉了賣場。「因為要轉讓給吉之島」,而這些檔主與天匯城的合約是2006年或者2007年簽訂的,租賃期限為3年或5年。

另一位檔主劉小姐說,當初天匯城聲稱要致力打造全球批發市場,現在連個銷售商場的繁榮景象都難以見到。

城區商舖大片空置

在東莞零售業蕭條的同時,東莞的商業地產業也是雪上加霜。如今在第一國際、華南摩爾、莞城香港街等以商舖為主打的商圈、商業街,如今卻是大片空置,大片商舖黑燈瞎火,宛若一個巨大的地下防空洞。

據信息時報月前走訪發現,曾是莞城的商業中心之一的香港街,如今約四成的商舖處於空置狀態。業主黃先生介紹,由於空置率居高不下,租金已經由高峰時的120元/平方米,減少到60~70元/平方米。雖然降租近半,但仍未能順利出租。

「去年租金最高的時候是120~130元/平方米,現在降到70多元了,但是生意還是很難做。」在莞城香港街做桶裝水生意的商戶朱先生叫苦不已。他說,這大半年來業主給他降了三次租金,「現在形勢確實不好,業主也擔心走失租客,空置著也是浪費。」

東城怡豐都市的商戶陳小姐開了一家服裝店,才開了三四個月,由於連續虧本,現在打算轉讓舖位。「現在逛街的人都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真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了。」

東莞零售業近一月關門事件備忘錄

2009年5月17日左右,橋頭金港灣百貨清場。

2009年5月16日左右,厚街新一佳超市宣告停業。

2009年5月20日左右,大和百貨大嶺山店關門。

2009年6月初,家家樂東坑店全面清場。

2009年6月8日左右,大和百貨清溪店開始清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