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停、看、聽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綜合編譯報導)前列腺(又稱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素有男性的「沉默殺手」之稱,目前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測試,是使用最廣泛的前列腺癌篩檢工具,但是近期在美國和歐洲公佈的兩項研究結果,卻無法說明PSA篩檢確實有利於預防前列腺癌死亡率,反而再度引起PSA檢測後的過度治療可能造成更多傷害的爭議。

歐美兩大研究結果互異

近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載了分別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的有關PSA篩檢是否有助於減少前列腺癌死亡率的研究報告,但結果互異,令人感到為難。

美國的科學家抽樣調查了76,693名男性。其中實驗組有38,343人,定期接受前列腺癌的常規檢查和特異抗原檢查,對照組38,350人未定期接受篩查。經過7年後,在實驗組中有2820人患上了前列腺癌;而在對照組可根據自己意願接受篩檢,查出患前列腺癌的人數為2322,相差22%。

在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方面,實驗組有50人死亡,每年的死亡率是萬分之2,對照組有44人死亡,每年的死亡率是萬分之1.7,實驗組的死亡率略高於對照組。

經過7至10年的追蹤,科學家們認為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很低,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死亡率差距太小,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可以解釋是否微幅升高是真正的原因或僅是機率問題。

在歐洲方面,研究人員於1990年代初期至2006年底,在7個國家挑選了182000名50歲至74歲的男性進行試驗,實驗組每4年定期接受一次PSA篩檢,對照組則未接受定期檢查,結果發現實驗組患前列腺癌的比例是8.2%,對照組是4.8%。

在死亡率方面,至2006年底實驗組有214人死於前列腺癌,對照組326死亡,定期接受篩檢者約可以降低20%的死亡率。

儘管這個研究結果顯示定期做前列腺癌檢測是有益的,但是這種些微的差距,專家認為可能在統計學上機率使然。

此外,研究人員估計在實驗組中被「過度診斷」(Overdiagnosis,定義為:被篩檢出患前列腺癌,但終生卻未出現臨床症狀)的比率高達50%,因此,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可能是PSA篩檢的最大弊端。

PSA篩檢陷兩難

多數前列腺腫瘤的生長緩慢,部份患者在未檢測出來之前甚至從未有不適感覺,而且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也非常低。另外,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手術和放射治療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尿失禁、性無能或直腸功能破壞。

因此,儘管這兩項新的研究出現了些許不同結果,但是都提出這樣的質疑:是否早期篩檢出前列腺癌,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造成傷害?

贊成篩檢者認為這樣檢測可以在症狀發生之前,提早幾年發現前列腺癌,那麼這些患者可以獲得較好的控制與治療。

持反對意見者卻認為,很多前列腺腫瘤不會導致任何傷害,根本不需要醫療,問題是前列腺癌在被檢測出來後,醫生通常無法辨別它是否屬於致命性的癌症,還是無害的,但他們總是侵入性的治療每一個腫瘤,所以PSA恰恰可能為害那些患有無害腫瘤的人,有些人因此接受了不必要的外科手術或放射治療。

根據上述的歐洲研究數據分析,醫師們必須篩檢大約1000人,並對其中不須要醫治的50人進行治療,才能預防一位前列腺癌患者死亡,也就是說,當你被過度診斷,可能需要施以不必要的醫療50次以上,來保住你的性命,這時候你願意嚐試這樣的賭注嗎?因此選擇接受PSA篩檢的男人要將這些風險清楚的列入考慮。

專家建議,剩餘平均壽命少於10年的男性,可以不必接受PSA篩檢,因為他們可能在前列腺癌病發前就因為其他原因導致死亡。至於年輕人最好和醫師充分討論這些風險再做決定,不過篩檢對具有嚴重的前列腺癌家族病史或其他醫學上特殊情況的男性,仍然相當重要。

專家:「觀察等待」不失為選項

一些沒有醫學背景,而徘徊在這些尚未明確的實驗結果中的人,對於是否值得做定期性的PSA檢測,可能已經是很大的挑戰,而那些已經接受PSA檢測,結果呈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異常升高的人,應該怎麼面對,也是一大難題。

許多專家都建議,PSA值升高的病患可以採取「觀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的方法,這主要是為了避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疼痛、創傷或對慢性癌症患者在療程中所造成的後遺症。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的醫學編輯強生博士表示,如果PSA檢測值呈現升高現象時,患者應該要有充分的準備與醫生討論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式,包括什麼都不做。他建議第一次被診斷出有前列腺癌的患者,應該要找外科醫師或放射師以外的專業人士,提供另外的醫療諮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醫學中心泌尿學系教授班森博士表示,過度的診斷不必然要進行過度的治療,他認為一般的原則是,如果經過組織切片檢查確認是侵略性前列腺癌(Aggressive cancer),65歲以下的男性應該馬上進行醫治,如果不屬於侵略性的,年齡在75歲以上的男性,幾乎可以不用治療。

當然有一些灰色地帶,病人要自己理性的判斷是否需進行治療。例如介於65歲至75歲的男性,因為他們可能前列腺癌致死之前,即因罹患其他疾病而死亡,那麼就很難決定是否要接受治療,此外年齡小於50歲患非侵略性前列腺癌症的男性,也是處於這種灰色地帶的人。

班森博士認為這種處於灰色地帶的人,採取「觀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的方法是最有利的,假如這種病人堅持要進行治療,他建議每12到18個月接受一次組織切片檢查。

不過一些專家表示,很多病人難以接受以「觀察等待」的態度來面對前列腺癌,因為他們傳統的觀念就是癌症必須立即治療,很難接受對「癌」不做任何事,儘管可以避免手術帶來的痛苦。(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