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新西蘭消費逆勢增長 專家擔心曇花一現

──華人儲蓄傳統 在經濟衰退中凸顯優勢

【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陶意、文森新西蘭綜合採訪報導)日前,新西蘭統計局公佈了今年5月份的零售業統計數據。令人驚訝的是,消費逆勢增長,呈現出18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長幅度,為0.8%,淨增$4100萬。為此,經濟學家們發出警告,不要對這種增長太樂觀。

BNZ銀行的經濟師托尼‧亞歷山大 (Tony Alexander) 認為最近的消費增長是好事。但他不認為這樣的勢頭會持續下去,不會按照這樣的速度增長。本週公佈的另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新西蘭人的低儲蓄率,將會使得購買力的復甦後繼乏力。不過,華人的儲蓄傳統,使得華人社區在應對經濟衰退、持續消費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緩衝作用。

消費增長原因:天氣太冷

托尼‧亞歷山大認為,5月份的增長,可能是由於今年五月格外寒冷。人們需要購買額外的衣物御寒。統計局的零售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今年5月份的零售總額是$54.2億,四月份是$53.8億。增長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超市消費增加了$2700萬,另一方面就是衣物等「軟麵料」 的商品增長了$2500萬。數據顯示,消費者對衣物和小件家電商品比較青睞,但對大件商品卻止步不前。燃油和汽車的消費分別下降了1400萬和1000萬。

上一次單月增長幅度超過今年5月份的還要追溯到2007年11月份,當時是增加了1.5%。

專家意見:正面但不會持久

對於5月份的這個數字,零售商協會的執行長約翰‧阿伯森(John Albertson)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任何增長都是好事。而托尼‧亞歷山大認為新西蘭的經濟衰退可能快結束了,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會出現正面的增長,但仍需要再觀察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做出結論。對於一些仍在掙扎的領域,如汽車、冰箱等商品來說,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沒有到來。今年下半年零售業持續蕭條、商店冷清的局面並不會讓人意外。統計數據顯示5、6月份的電子付款的交易量下降了1.2%,證明了目前境況仍然艱難。

另外,ASB商業週刊本週也刊登文章表示五月份的結果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六月份很可能會下降。

新西蘭人儲蓄狀況堪憂

一些經濟學家已經將目前的衰退與1929年的大蕭條相提並論,面對這樣的經濟前景,新西蘭人的承受能力有多大就成了公眾關注的話題。本週公佈的另一調查結果凸顯了這個在以前不太令人關注的問題的嚴重性。

一家名為Dun & Bradstreet (D&B) 的數據公司在6月份通過網上調查發現,接近一半(45%)的新西蘭人,其積蓄只夠維持一個月的消費。而令人更加擔憂的是處於18-34歲年齡段的人士,這一比例高達55%。另外,28%的人士需要使用信用卡來支付賬單。43%的人士打算削減消費,56%的人推遲購買大件商品。D&B公司擁有超過1.3億個有關全球各公司信用、債務和市場狀況的數據。

對此,該公司總經理約翰‧斯考特(John Scott)表示數據的分佈表明失業率的升高,已經使得以前財務狀況穩定的家庭出現困難。鑒於失業率在今年還會不斷上升,對於一些新西蘭人來說,更糟的財務困境還沒到來。D&B公司估計到今年年底的失業率會升高到7%,而上一季度只有5%。

該公司的統計數據是基於905名年齡在18歲以上的人士的反饋做出的。調查的內容是有關儲蓄、信用卡的使用以及今年7-9月份的消費計劃。

對新西蘭人的低儲蓄率,儲備銀行行長艾倫‧伯蘭德(Alan Bollard) 在本週發出呼籲,希望整個國家能夠更多儲蓄,改變以往借錢度日的習慣。托尼‧亞歷山大也表示新西蘭人的儲蓄率是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最低的一個。這意味著很多人在失業後,其生活、醫療將依賴政府而不是自己來承擔。他認為儲蓄並不只是為了退休做準備。

華人的儲蓄優勢

歷來就有儲蓄傳統的華人,本身善於儲蓄,提前消費也不多。在本報進行的調查中,看起來受經濟蕭條影響也不是太大。有的表示以前存多少錢還會存多少錢。現在比以前開支再減少一些就是了,但不會因此影響正常的開支。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消費才能拉動經濟,但對華人來講還不會因此而進行超前消費。

西安來的康女士,到新西蘭已經7年了。現在一家咖啡店工作。她表示她一直就有積蓄的習慣。在目前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她會節省開支。但她表示自己目前還好,如果失業了,靠自己的積蓄維持一、兩年不成問題。不過,她也認為如果要拉動經濟,還是需要消費的。「如果大家都不消費了,經濟也恢復不了」 。

來自中國福建的丁女士,是一位學生,來新西蘭已經兩年了。她沒有積蓄的習慣,但表示經濟蕭條對她沒有太大影響。她表示會正常消費,如果沒有收入來源,自己的積蓄夠半年的時間。

年齡40多歲的傅女士,來自大陸,目前開零售店。她表示自己一直就有積蓄的習慣。來新西蘭20年了,由於開店,對經濟蕭條帶來的影響感受強烈。但是對她自己的消費來說沒有什麼影響,「該怎麼花還怎麼花」。

另外,不少50歲以上年齡層的華人也表示,基本上都是跟著兒女來的,有積蓄的習慣,不管經濟是否衰退都很注意積蓄。但對於目前積蓄能維持多久,他們說不清,因為一方面,積蓄都是一家人的,不好估算。另一方面,在這邊的理財都是由兒女打點,收入中大部份也都是依靠兒女的收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