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國防新聞:台灣軍備市場重現活力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胡立宗華盛頓17日專電)「國防新聞」報導,美國去年10月批准65億美元軍售後,台灣沉寂十多年的軍備市場又重現活力,IDF戰機升級案、F-16戰機升級或新購案及海龍級潛艦升級案,都成為關注焦點。

國防新聞(Defense News)發自台北的報導指出,剛結束的「2009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雖然因颱風取消飛行表演,但會場中的熱絡氣氛卻顯示,台灣的國防武器市場又出現好久不見的活力。

報導指出,近期值得注意的發展包括,普拉特與惠特尼公司(Pratt and Whitney) 授權台灣漢翔公司生產F100-PW-229發動機的機匣;這型引擎可用於F-15 及F-16戰機。

另外,雖然第二代IDF 戰機研發計畫沒有進展,但漢翔卻可望承接第一代IDF 的性能提升計畫,為約60架戰機安裝多工型的電腦、雷達及電子儀器。

同時,中山科學院也展出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報導特別指出,軍方對這兩型飛彈保密到家,這次展出僅是第二次。

中長期部分,F-16 A/B型戰機的提升計畫、和F-16C/D 型戰機的購案,已經成為各家軍火商的角力場。例如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向台灣推銷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雷神公司(Raytheon)力推雷達預警系統,ITT公司則鎖定電子作戰系統。

至於潛艦計畫,現有海龍級潛艦預計將改裝發射系統,以符合M48 魚雷的需求。報導指出,兩大競爭對手中,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雖然在升級案佔上風,但一旦新潛艦決定國造,雷神將會力推自家的作戰與武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