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風災過後 國土復育刻不容緩

【大紀元8月22日訊】 (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屏東報導)風災過後,全國各界投入救災工作已屆滿2週,屏東縣政府21日針對莫拉克颱風對屏東縣造成的損失,及搶救、搶修現況和災民安置進度,以及對預防2次災害進度進行說明。縣長曹啟鴻首先表示,林邊鄉及佳冬塭豐地區因淤泥阻塞排水困難的問題已獲解決,目前積水漸退,但不是水退就沒有事,後續的重建3年都做不完。

曹啟鴻表示,塭豐地區因原排水道破損,海水回流加上汙泥阻塞,因而積水遲遲未退,現已將破損處有效堵塞,海水不再回流,再利用2次破堤,將積水引入魚塭再流進抽水口,再抽水至外海。

風災造成農漁業損失非常嚴重,佳冬、林邊兩鄉農業及養殖業者損失以成本計算有30億,如果以市值計算近百億。曹啟鴻表示,接下來縣府將向中央大力爭取,受災戶貸款的部分可以用專案方式打消呆帳,讓受災的農漁民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曹啟鴻表示災民安置部分,因學校開學在即,高樹鄉新豐國小災民將改到大津農場,23日將有美國20戶組合屋,每戶4坪,將送到大津農場。來義、泰武鄉的災民送到潮州忠誠營區,三地門鄉安置在多功能體育館,霧台鄉民安置在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及內埔榮民之家,佳冬鄉和林邊鄉的災民將安置在加祿堂大鵬營區。

有關組合屋則由慈濟基金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及紅十字會協助建造1994戶,展望會從921的經驗中得知,組合屋住起來很不舒服,下雨像打雷,因此將蓋可加強隔音升格為永續屋的「中繼屋」,在家具部分則有企業家樂意贊助。

因天災而需遠離家園,災民們既感傷又無奈,曹啟鴻表示,目前僅有霧台鄉好茶村177戶的災民全數同意遷村,其他部落則還要與長老、村民商議後再決定。

同時強調為避免災害再次發生,國土復育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程,因此縣府將輔導原住民在平地栽種作物,讓山林休耕復育,待道路橋梁修復完成,村民們也可選擇永久居住在安置處或回部落居住,希望大家能有共識讓山林恢復原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