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音樂撫災民 許哲誠黑白琴鍵譜人生

【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30日電)「我能,你們也能」,「再難過的日子,只要願意,就能撐得過去!」視障鋼琴家、被譽為「貝多芬再世」的許哲誠,將以音樂撫慰災民,以自身經歷及遭遇鼓勵災民再站起來。

許哲誠9月中旬將與韓國四指鋼琴天使李喜芽,在台北及台中登場的「給生命一個支點-愛的相對論」慈善音樂會同台演出,以親身遭遇及不向命運低頭精神,鼓勵中南部災民及弱勢民眾,能重新再站起來。

許哲誠出生罹患視網膜剝離,兩周後就被醫生宣告眼睛失明,雖然開刀,卻沒有進展;小時候哲誠由阿公照顧,在偶然機緣下,接觸到玩具鋼琴,從此點亮他的人生,6歲開始學琴。

由於天生重度視覺障礙,也不識點字樂譜,更沒有任何物體概念,學琴對許哲誠而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時間及努力,承受更大壓力,無名的挫折感常常打擊著他,但許哲誠在媽媽黃淑真的鼓勵下,都挺了下來。 

許哲誠彈奏音樂,都是靠反覆聽錄音帶、CD硬記下來,雖然不易混淆,如果久沒彈曲子,很快就忘了,不過,由於許哲誠認真又專心,曲子都記得很清楚。

雖然學習困難,但在家人力挺下,他在琴藝方面有長足進步,且許哲誠樂天知命,也常以「貝多芬」為學習目標。

許哲誠說,貝多芬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但奮鬥精神及在音樂成就,世人都相當肯定,這也讓他覺得更應該加倍努力。就是這樣的精神,讓許哲誠從9歲開始,不斷在大型比賽中獲得大獎。

1999年,許哲誠獲台灣區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獎,2000年參加美國華府甘乃迪藝術中心舉辦「國際身心障礙青年音樂家」鋼琴比賽,以台灣民謠「天黑黑」,拿下「國際身心障礙青年音樂家」首獎,被譽為「貝多芬再世」。

]

2002年,許哲誠獲國際音樂獨奏比賽第二獎,還獲推薦進入奧地利史泰利亞邦立音樂學院就讀,那年來自全世界約20多個多國家學生,結果只錄取兩位,許哲誠則是其中一位。

他說,聽到南部發生重大災情,雖然看不到,但心裡相當難過,他能做的就是用音樂來撫慰災民,為他們募款,同時以自身經歷,要告訴這些災民,「我能,你們也能,日子還是要過,而且一定會愈過愈好」。」

許哲誠指出,「再難過的日子,只要肯,只要願意,就能撐得過去」,活著就有希望,看不見的他,卻在黑白琴鍵上譜出美麗人生,希望能鼓勵災民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