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港律師會抗議資源不足拒辦刑事法援

【大紀元9月1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為抗議政府長期忽視刑事法援資源嚴重不足問題,香港律師會的刑法及訴訟程序委員會,計劃下月起拒絕接辦所有刑事法律援助個案。委員會指出,香港的人均法援開支僅為75元,公義難以伸張,希望杯葛行動可迫使政府增加刑事法援的預算。民政事務局昨日回應指,已承諾將有關開支由9千萬增至1億9千萬,呼籲律師會盡快取消行動。

律師會及多個關注公民權益的社會組織多次呼籲政府改善刑事法援資助制度,但多年來並無實質改革。律師會刑事及訴訟程序委員會12名成員,10月起會拒絕接辦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刑法及訴訟程序委員會主席熊運信律師在記者會上表示︰「杯葛行動不會令法援系統癱瘓,但希望藉此表達我們對政府的強烈不滿。刑事法援制度及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極需檢討,但政府一直拒絕正視問題。」

法援開支遠低於其它地區

熊運信表示,根據立法會秘書處今年6月發表的報告,香港的人均法援開支為75元,英格蘭及威爾斯的為430港元;加拿大安大略省173港元;澳洲新南威爾斯150港元。遠低於其它地區。他擔心刑事法援經費嚴重不足,除導致越來越少律師願意參與計劃,亦難以聘請較資深律師,對依賴法援的被告不利,令公義不能伸張。又指,今次杯葛行動不會令法援系統癱瘓,期望行動能促使政府逐步增加刑事法援的預算。

雖然政府聲稱其新近提出的刑事法援資助有顯著增加,但熊律師指出新建議只是在百分比上看起來有顯著提升,而實際上由於原有基數非常低,純粹用百分比量度改善幅度完全不代表有實質改善。

檢控和辯護實力要相稱

香港律師會會長王桂壎律師指出︰「面對資源充足的警方和檢控當局,倚靠刑事法援聘請律師辯護的被告難免處於不利的狀況。關心香港法治的人,都十分關注這問題。在任何刑事審訊中,檢控和辯護雙方實力要相稱,正義才可以得到伸張。」

多位講者在記者會上表達了對刑事法援問題的關注,包括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梁耀忠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何喜華。他們與刑法及訴訟程序委員會成員在記者會上聯署公開信,促請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立刻檢討刑事法援資助制度。

根據律師會2007年的調查,47%回應的律師以及36%律師行表示曾考慮退出刑事法援計劃,主要原因是政府投放資源不足。

籲盡快取消杯葛行動

民政事務局昨日呼籲律師會盡快取消杯葛行動。發言人回應指,政府已承諾將外判刑事法律援助服務的開支,由9千萬元增至1億9千萬元,以大幅提高刑事法律援助費用。視乎個別案件情況,律師的收入會較現時增加1至4倍。政府會繼續與律師會保持緊密溝通。

至於被傳媒問到杯葛行動會否影響法援服務,發言人說,除安排外委律師處理刑事法援案件,法援署亦有編派政府內部律師處理案件,相信杯葛行動暫時不會影響服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