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景氣蕭條 各階層都在改變購物習慣

【大紀元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一項由IBM委託進行的調查發現,經濟蕭條已經導致橫跨各所得階層的美國人改變購物習慣,消費者重新評估其花費,並採行節約成本的策略,而這些新的購物習慣可能延續到經濟恢復之後。

IBM商業價值中心(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的消費者產品領導者的布里瑟特說:「消費者的心態已經改變了,他們對於要買甚麼及去哪裡買等這些決策變得小心翼翼。」這一調查的結果顯示,消費者的這些改變將拖長經濟衰退的期間。

這份調查發現因為經濟狀況不好的關係,有72%的回復者已經開始顯著的裁減支出。接受調查中的49%的人採行省錢的步驟,他們經常到較多的店購物,以獲得折扣,而有35%的人轉而在雜貨店購物。

有83%的受訪者表示,價格是購物的主要考慮因素,但是卻有72%的人表示,品質也是最優先考慮的。而過去價格及慾望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布里瑟特說:「現在更重要的因素是價值及需求。我想這是一個更複雜的購物態度。」

布里瑟特說:「因為人們告訴我們這些消費行為經常會僵固,因此如果事情變得更好之際,經濟將仍會有一些下滑。」

例如被調查的人中有45%說當經濟改善之際,他們購買食物仍然以是否較有價值為最重的考慮因素,而36%的受調查者說整體上最低價格仍然是首選。只有8%的人說價值是比較不重要的,且最低價格的選擇將會逐漸消失。

價值(value)及價格(price)這兩項之所以成為最佳選擇的一個理由,可能是在所有的受訪者當中,只有15%認為他們的家庭收入在未來的5年會增加20%。同時有45%的人說,直到2014年所得都不可能上升20%。

雖然大多數的人預期所得不會增加,但是某些購買項目的支出卻不會裁減。這個不會裁減的單子中的首項是動物性蛋白質:10%的人說他們拒絕放棄肉、雞、鴨等家禽類、魚及海產食物。四類居於這些項目之後,8%的人說,他們不消除煙及酒;咖啡及茶;牛奶及果汁;家庭或是洗衣的供應品。

但是有些項目的支出卻會刪減。人們最常放棄的是衣服的購買—38%的人說他們購買較少的衣服,而有20%的人說他們購買較少的名牌衣服,衣服也是最經常被選取的項目。當被問到經濟改善後,最想購買的物品時,約29%的答案是衣服。超過一半的人也說,他們會買較少的食物,而有45%的人說,他們從雜貨店、餐廳或是外帶獲取食物,自己不燒飯。礦泉水,汽水,健康及美容供應品的購買也都刪減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