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驗毒計劃 港警將不介入

【大紀元9月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政府昨日公佈大埔校園驗毒試驗計劃的具體安排,當中多項細節經過修訂,其中包括當局決定,驗毒學生的個人資料和測試結果,不會交給警方,警方亦不會採取跟進行動。另外,無論學生是否年滿18歲,驗毒前都必須取得家長及學生本人書面同意。

香港政府昨日公佈驗毒計劃的初步安排。當局會委託非政府志願機構,成立一支5人的校外專責小隊,成員包括兩名護士(一男一女)、兩名社工和一名資料管理員。專責小隊會不定期到訪大埔區的中學,並會在到校前一星期通知校長,但學校不會向學生公佈測試日期和次數。

一校一月兩次 需時15分鐘

專責隊伍平均每個月會到同一學校2次進行驗毒工作,並可為5%學生進行測試。驗毒前,會將學生分為中一至中五以及中六至中七兩組,再隨機抽樣。被抽中的學生,會先與專責小隊進行簡短面談,然後獲派樣本收集瓶,學生可單獨到洗手間提供尿液樣本。之後,小隊會即場進行快速測試,整個過程需時約15分鐘。

一旦學生的樣本驗出呈陽性,社工會即場為學生提供輔導,初步亦只會通知校長和家長,樣本亦會再送到化驗室進行確認。如確定學生曾經吸毒或學生自己承認吸毒,就會將結果通知相關人士,以展開支援及輔導計劃。

政府指出,驗毒計劃屬自願性質,無論學生是否年滿18歲,驗毒前校方都必須取得家長及學生的同意書,同意書有效期為一年,可隨時取消。如學生被驗出吸毒,結果需通知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的個案經理、家長、校長、班主任以及社工,學生亦可以選擇將結果通知指定的教師。

學生資料不交警 不檢控

當局又強調,由於計劃目的是要預防學生吸毒和提供協助,並非調查罪行,因此警方不會介入計劃,學生的資料和驗毒結果不會交給警方,警方亦不會採取跟進行動。學生即使證實有吸毒,也不會被檢控。不過,政府消息人士亦指出,雖然不會檢控學生,但計劃並非免死金牌,如果驗尿結果呈陽性的學生,其後透露自己亦是毒品拆家,跟進者會按照現行的程序處理,例如勸當事人自首。

政府指,實行計劃時,保密學生資料十分重要,會確保驗毒結果不會洩露,亦會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有關學生被標籤。

23中學參與 12月實施

政府表示,大埔區23間中學全部會參與驗毒計劃。政府會在本月底完善實施細則及制定指引,又會分別為大埔區所有中學教師、家長及學生舉辦簡介會。驗毒同意書則會在11月發出,讓家長和學生簽署,驗毒計劃會在12月開始。

大埔區的濫藥者輔導中心,以及提供學校社工服務的非政府機構,會獲得增撥資源,以加強輔導吸毒學生和家長。

政府校園驗毒試驗計劃,自推出以來便備受各界爭議。對於政府決定警方不介入驗毒,有大埔區校長表示,學校不會主動將學生資料轉交警方,但若發現學生涉及嚴重行為,則仍然會按一般情況,要求警方介入。大埔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郭永強指出,警方不知道學生驗毒結果,並不會對驗毒計劃構成太大影響。但如果發現嚴重行為,例如涉及毒品的來源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安全和利益,因此會向警方求助,以保障其他同學。

郭永強又表示,現在計劃要求學生本人簽名同意,可以多一層保障,減低學生中途退出的機會,不致浪費資源。

各界贊成新修訂 免歧視影響前途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則認為有關修訂可保障學生私隱。教協會長張文光指出,不將學生資料送交警方,是今次最重要的修訂,相信可釋除學生疑慮,令他們不用擔心人身安全以及影響升學前途。

張文光亦贊成驗毒前須取得學生書面同意,認為做法尊重了學生意願。不過,他仍憂慮學生如簽署同意,就即是同意將結果通知班主任及校長等人,而不可以只選擇一位可信任的教師取代,因為學生最信任的教師,有時並非班主任。他希望當局在推行前,再諮詢各界意見。

律師會亦認為,政府不將驗毒結果通知警方的修訂,可以尊重及保障學生權利。會長王桂壎認為,即使要學生及家長雙方簽署同意書才可進行驗毒,亦不會影響計劃的推行。他又建議當局在有關學生完全戒毒後,便應將驗毒資料銷毀。

家長方面,大埔區家長教師會會長何主平說,今次修訂顯示政府聽取家長和學生的意見,釋除疑慮。有家長表示,讓學生和家長都簽訂同意書,可尊重學生意願,就算其中一方不願簽署,家庭也可以預先發現問題。

有大埔區中學生則表示,警方不介入驗毒計劃是好事,因為一旦警方知道有學生吸毒,便會針對有關學生,學生亦會受到歧視,這樣對有關學生幫助不大。但亦有學生表示不會參加驗毒,又認為警方不介入,會令計劃成效打折扣。

而路德會青欣中心是大埔區唯一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中心督導主任鄧錦標預計,計劃試行後,中心會增加約150至250宗求助個案,以每名社工針對30宗個案推算,預計需要增加5至8名社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