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回顾多事之秋的香港2000年

【大纪元1月1日讯】 据《香港新报 》报导, 二○○○年可算是多事之秋,当我们翻看这一年的十大新闻时,一幕幕当时的情景不禁活现眼前。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往年十大新闻均以突发新闻或社会新闻为主,但这一年,先后闹出了港大干预民调风波、短桩丑闻案致房委会王主席下台、程介南以权谋私事件、江泽民大骂记者、学联反人权法、入境处纵火案等多宗政治事件,显示出香港越来越政治化的现实。这对于喜欢维持现状(或比较恰切地说,是想维持香港在港英政府的统治年代的情况,因为喜欢董建华管治的人只怕不多)的香港人来说,并非乐见的事。

  

香港的大倒退

在回归之后,香港的政治状况会否出现质变?这是七百万香港人均关心,也均担心的事。

观乎上述的‘十大新闻’,不得不承认,有一些是人们神经过敏,或者是为了政治斗争而故意凸显出来的事件。实则同类的事情在港英政府时代也有出现─例如短桩事件,六十年代即有‘危楼公屋’的出现,二十多年后才被揭发,导致了一位著名大建筑商要锒铛入狱─不过在事事政治化的今天,事件才被闹大罢了。

但是,我们也并不反对,回归的三年半时间,香港在许多方面,均有大倒退的景象。最主要的莫过于梁爱诗掌管的律政部门。从较早前的胡仙事件到人大释法,乃至上月释放高官潘启迪和大法官阮云道的儿子,在在均令人怀疑特区政府在律政上保持‘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决心。香港一向没有民主,回归之后,更加是‘民主大倒退’,唯一用以支持整个社会信心的,正是‘法治’。梁爱诗保不住‘法治’这块招牌,委实是一件令人担心不已之事!

太平盛世无政治

  

特区政府缺乏管治威信,令到许多政治事件迅速升级,成为了重大新闻,而无法像港英政府时代般,把多宗不利政府的政治事件迅速降温,尽量减低其‘杀伤力’。这固然是由于董建华政府政治手腕拙劣,往往小事化大,不似港英政府般善于化解政治危机。二来经济恶化、贫富悬殊,导致民怨加剧,也是香港急速政治化的一大原因!

  

人人关心政治,代表了社会的不安及不稳定;反而娱乐新闻及社会新闻充斥(像香港之前太平盛世的二十年),则代表了人民的生活安定。愿明年的元旦,大家可以忘记政治,专心赚钱及享乐!


    相关文章

    

  • 千禧年香港十大风云人物,李氏父子拔头筹 (1/1/2001)    
  • 2000年重大新闻,入境处纵火居首 (1/1/2001)    
  • 香港邮政发行新世纪第一张邮票——蛇年特别邮票 (1/1/2001)    
  • 香港四十万市民上街欢迎新纪元 (1/1/2001)    
  • 香港明星队战胜女足明星队 (1/1/2001)    
  • 2001香港首盼:香港民众要经济北京求稳定 (1/1/2001)    
  • 香港愈50万市民齐声倒数迎新年 (1/1/2001)    
  • INDEX ON CENSORSHIP:中国:法轮功观察 (1/1/2001)    
  • 旅业议会可替旅客办退团 (12/31/2000)    
  • 五位香港人获英国女皇授勋 (12/31/2000)    
  • 媒体要讲真话 (12/31/2000)    
  • 香港新年花絮 (12/31/2000)    
  • 香港人新年盼望经济好有工做 (12/31/2000)    
  • 【新纪元巡礼】香港各地迎接新世纪 (12/31/2000)    
  • 香港24小时拘获129名非法入境者 (12/31/2000)    
  • 吊臂车司机撞塌天桥遭追讨227万 (12/31/2000)    
  • 香港海事处飞机搭救内地沉船 27名获救船员顺利返乡 (12/31/2000)    
  • 香港工会选政府为千禧年“最无良雇主” (12/31/2000)    
  • 香港明年经济前景如何? 市民未乐观 (12/31/2000)    
  • 澳门喜迎今年第九百万名游客 (12/31/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