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人大代表呼吁植植造歇止林木祁连山冰川雪线不断后移

【大纪元3月7日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祁连山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冰川雪线不断上升后移,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多植树造林,采取措施遏制这一局面。

据新华社报道,前来参加“两会”的甘肃省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高复等四位代表介绍,祁连山森林分布比五十年代减少了二十一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百分之二十二减少到百分之十四点;局部地区冰川雪线大幅度上升,特别是东部冷龙岭冰川、中西部的走廊南山和大雪山一带雪线后退明显,东端冰川线年均后退十二点五至二十二点五米,发源于祁连山的诸多内陆河水量逐年减少。

祁连山是中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水源涵养林和冰川水资源,石羊河、疏勒河、黑河三大水系的五十七条河流均发源于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和人民生存的生命线。

高复说,近二十年,从祁连山流出的地表水减少十亿多立方米,加剧了周边地区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位于石羊河下游地区的民勤县,由于地表水严重不足过量利用地下水,导致一九六0年至一九七0年营造的大片沙枣、梭梭林枯死,二万多公顷农田被迫弃耕。

近十年来,政府先后投资进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较快,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建设远远赶不上要求。

高复说,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面临较大困难,比如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不灵、投资小、保护难度大等问题仍然存在,进一步加大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祁连山不保,则河西走廊不保,四百万河西人民将失去生活的家园,后果不堪设想。

他建议,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列入国家林业局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单独立项,分期实施,进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综合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林缘地带经济林基地和野生动物急救中心建设等。

他说,如果经过八年的一期工程,祁连山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百分之十四点四提高到百分之十六点四,整个祁连山区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