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过度耕牧羊吃草人吃沙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9日讯】造成沙尘暴为祸的原因不一而足﹐气象上的自然变化固是成因之一﹐但导致中国面临如此生态困境﹐人为对国土严重破坏恐怕才是罪魁祸首。专家认为过度放牧砍伐﹐令水土流失﹐大面积土地沙化﹐但记者走访发现﹐捉襟见肘的村民仅靠牧养为生﹐“环保”落在“羊要吃草人吃沙”的矛盾现实生活中﹐不是政府一句“退耕还林”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图为龙宝山村一名女村民放羊觅食﹐羊群正啃食残存的枯草根。

明报报导,在早些年内地传媒相关报道中﹐国土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原因包括气候周期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人口众多﹑地表被覆恶化等等﹐对导致灾害严重的真正原因——人为对地表的破坏则大多语焉不详﹐或者欲言又止。

进入九十年代﹐沙灾已经逼得北方居民忍无可忍﹐大家也不再忌讳某些规条﹐于是人为破坏国土导致荒漠化的事实渐渐曝光﹐传媒对这种现象的批评也愈来愈烈。

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都明确表示﹐人的因素是导致今天国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些专家学者都不愿意对此多所谴责﹐但毫无疑问﹐“人祸大于天祸”就是他们要表述的明确意思。

草原放牧超载三倍

首先是过度放牧。畜牧业是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过去几十年﹐“牛羊成群”﹑“万马奔腾”曾经是官方倡导﹑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现在才突然发现﹕为这理想目标付出的代价原来是如此之大﹐伊甸园竟成了自我埋葬的坟场。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北方大部分草场放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有些地方甚至超过300﹪。专家说﹐30年前内蒙古草原的草平均高度达70厘米﹐现在已不到25厘米﹐古诗曰“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大可用“风吹草低见老鼠”来形容。

第二个原因是过度开垦。中共建政50年来﹐曾有两次大规模垦荒行动﹐一次是五十年代几十万转业军人开发西北及北大荒﹑一次是七十年代初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数千万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离开城市﹐到“广阔天地”开荒种垦。“以粮为纲﹑有粮不慌”的小农思想左右了中国几十年﹐直到进入八十年代﹐这种片面的思想仍然是主导中国发展的重心。

滥砍乱伐地表荒芜

当然不能否认﹐50年来那两波大规模屯垦行动对当代中国的国防及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盲目开垦造成国土植被破坏亦是显而易见的。

以沙源之一的内蒙及西北为例。官方资料显示﹐历史上内蒙两次开荒热﹐造成2000多万亩土地荒漠化。近年来黑龙江﹑内蒙﹑甘肃﹑新疆四省区开垦的3000多万亩土地中﹐有一半丢荒。当地有民谣讽刺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坦”。

第三是滥伐。乱砍滥伐林木﹑过度樵采﹐致使荒漠植被遭破坏﹐土地失去保护屏障。内蒙古吉兰泰镇有一个中国最大的盐湖﹐由于当地居民乱砍滥伐﹐短短20年间﹐湖畔105万亩天然梭梭林只剩不到30万亩﹐失去植被保护的5万多亩盐场有一半被流沙淹没。

禁采发菜拯救植被

第四是滥采。香港人熟悉的发菜及许多中药材﹐就是在全国付出滥采的代价之下进了我们的口腹。消息显示﹐每采一斤发菜﹐就要破坏超过1公顷的土地植被﹐而在总理朱镕基下令禁采发菜前﹐每年多达10万人进入内蒙古阿拉善盟采发菜﹐大面积草原因此被破坏﹐变成沙漠。

所幸进入九十年代﹐“环保”一词终于成为内地最响的口号之一。1998年3月“铁面朱”接掌国务院﹐中国的“沙害”才算真正摆到了决策者的案头﹐最高当局才有了“退耕还林还草”等实实在在的动作﹐才有了调动全中国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拨出有史以来最大笔专款去研究治理沙漠化的举措。

虽然这一切都晚了一点﹐但对仍然深受沙害的西北人民﹑对于谈沙变色的北方和南方人民来说﹐总算是走出第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