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伊铭:旱魔徘徊在中国大地的原因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8日讯】 今春以来,中国大地从南方到北方持续干旱少雨,气温普遍昇高,大风天气频繁,旱情发展触目惊心。北京气象部门预测,中国正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跨年大旱灾。统计显示,截至5月31日,中国旱田受旱面积达3亿4,100万亩,其中有6,400多万亩耕地未能适时播种,有1,100万亩耕地播种后未能出苗,干枯绝收面积445万亩。更为悲观的是,中国大部分地区6月份降雨量依然偏少,旱情将继续加剧。

旱情之严重50来仅见

东北和西南这两个中国遥遥相对的地区,遭受的旱情最为罕见。受到干旱直接影响的包括330万公顷农田,1,600万人口和1,200万只牲口。23万多公顷的夏季作物可能颗粒无收;东北的小麦和牛奶的产量也将大幅度下降。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辽宁省,旱情亦在迅速蔓延,受旱农田面积已超过2,400万亩,农村有70多万口人、近40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22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只相当于去年的3分之2。进入4月后,降雨量更比历史同期降水平均值少8、9成。尤其是辽宁西部地区,旱情更严重,已有1,400万亩耕地无法播种。

农业大省山东,入春以来降雨明显偏少。以5月份为例,平均降雨不到6公厘,是自1916年有降水资料以来降水最少的月份。目前全省地表水蓄水量为48亿3,100万立方公尺,比历年同期偏少13亿立方公尺。57个县以上城市供水不足。有218万人、432,700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持续干旱少雨使当地遭遇85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

山西省目前也有72个县处于干旱状态,其中严重干旱的45个县,主要集中在临汾、运城和大同等市。从2月份到现在,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1.3毫米,较正常年份同期偏少81%,严重的干旱还造成180多万人、51万头大牲畜临时性吃水困难。

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已经连续2年遭逢干旱。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前年汛期降水量仅255毫米,比北京多年同期的平均降水量少一半;高温天数之多,气温之高是191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北京市最重要的供水源密云水库,目前的蓄水量为13亿5,000万立方米。而北京市一年的总用水大约要40亿立方米。

“人祸”更猛于天灾

至于干旱的原因,官方的说法有三种:

(一)高温大风──今年3月,西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   期偏高摄氏2~3度;4月中旬和5月中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   和东北西部的部分地区又出现了最高温的干热天气。高温伴随   着大风,使旱情益发严重;

(二)降雨量的减少──今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的降雨量普遍低于   平常年份,个别地区的降雨量仅相当于平常年份的90%;

(三)沙尘暴频仍──中国北部地区今年沙暴频繁,到5月中为止,   一共有18个沙暴袭击了北京、内蒙古、宁夏等地区。

尤其是第三点,几乎可以肯定是东北地区持续干旱的诱因。受沙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内蒙古。内蒙古地区沙漠急剧扩大,卷走了大量表层湿润土壤,放眼望去黄沙漫漫。

造成旱灾日甚一日的主因,除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外,“人祸”更猛于天灾!具体言之:

(一)人口迅速膨胀──在过去50年内中国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不   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天然资源所能应付的   极限。中国有世界上22%的人口,但只有世界7%的淡水;

(二)过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地下大漏斗,并   引发了地面沈降和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过度开采,北京的另   一重要供水来源即地下水水位,去年下降了2~3公尺,是近年   来下降最为严重的一年;(三)滥砍、滥伐、滥牧──农民及牧民致富心切,滥砍、滥伐、滥   牧的现象相当严重,以致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大。例如距北   京不过百里的兰沟头周围的沙丘,每年南移大约3.5公里,如   果得不到制止,35年就要移到北京。

旱灾威胁到社会稳定

此外,时空上分布不均、水利工程的调节性能较低、水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中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又到处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比如广州市每人日生活用水量达550升,而上海为180升,巴黎仅150升。工业用水浪费巨大,一些工厂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

各级政府“政绩观”极度膨胀,也是导致旱情加剧、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领导为追求政绩,一味上高耗水的工业项目。河北沧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喊出了“建设我国第三座化工城”的目标。短短几年,一批高耗水的化工企业纷纷上马,规模日益扩﹜大,使这个本是华北最缺水的城市水源供应更加雪上加霜。邢台市生活用水早已频频告急,但全市却先后建起了100多个高耗水的企业项目。某县政府为了上一个年耗水量达2千万立方米的大项目,竟大方地向投资者减免了3年的水资源费!

旱灾连绵与水源告急,正在成为北京继失业风潮迭起、经改遭遇瓶颈等社会难题之外的又一个难题。比较而言,这个问题更难对付。因为,它涉及的范围更广、人数更多、更无法抑制。就连北京当局也承认,未来10年水源短缺将是中国国内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而旱灾与沙漠化的危机,将使国家制定的“脱贫计划”减缓、城乡经济失衡问题益发突出。

对此,一些学者忧心忡忡地表示,过去能源供应被认为是滞碍中国经济发展、并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现在看来,水将成为主因。事实上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北京当局被庄稼绝收、罕见沙暴、蝗虫和农民滋事所困扰,而那些问题都与水情与旱灾有关。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北方地区旱灾严重 北京人还有多少水可用 (6/15/2001)    
  • 李宗儒率驻韩代表部捐款协助南韩抗旱 (6/14/2001)    
  • 50年特大干旱降临张家口 村民每天24小时排队担水 (6/13/2001)    
  • 正见网:中国天示–2001年的旱灾 (6/13/2001)    
  • 【纪元特稿】龚平:中国大陆天灾人祸探源 (6/13/2001)    
  • 【自由鸣放】天象警示录 (6/12/2001)    
  • 大陆正面临五十年来最严重跨年大旱灾 (6/12/2001)    
  • 中华天灾:中国北方旱灾盖地又遭蝗祸铺天 (6/11/2001)    
  • 南韩百年大旱食水配给 (6/11/2001)    
  • 朝鲜半岛旱灾越来越严重 (6/10/2001)    
  • 沈阳百年不遇的大旱与马三家劳教所的邪恶 (6/8/2001)    
  • 内蒙古发生大面积旱灾受旱人口900万人 (6/8/2001)    
  • 北韩面临千年罕见旱灾 粮荒雪上加霜 (6/8/2001)    
  • 沈阳发生百年来最严重旱灾 (6/7/2001)    
  • 沈阳遭遇百年不遇大旱 (6/6/2001)    
  • 河南旱情严重告急﹕水根儿也要留到明天喝 (6/5/2001)    
  • 近三百年来最严重旱灾 北韩九成农作枯死 (6/5/2001)    
  • 山东菏泽人蝗大战一触即发 治蝗区达40万亩 (6/4/2001)    
  • 河南遭二十年一遇严重旱灾 (6/3/2001)    
  • 罕见旱灾﹕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喊”渴” (6/2/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