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台政院长:未来两岸难有政治突破

【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明宗台北11日电)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傅利曼(Thomas L. Friedman)今天拜会行政院长吴敦义时表示,两岸关系趋缓,两岸人民应可得诺贝尔和平奖。吴敦义则说,可预见的未来两岸难有政治上的突破。

与会官员转述,傅利曼问吴敦义,两岸紧张关系趋缓的下一步是什么?吴敦义表示,两岸下一阶段发展是“行稳致远”,两岸交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这一阶段发展可能要经很长一段时间,且要做得更审慎。

他说,这个阶段担心中国大陆领导人职位5年一换,可能会对留下的政绩有期待,有追求绩效的急促心态,但两岸暌违60年,台湾发展出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是台湾资产。

两岸文化上不可切割,但政治上暌违数十年,要很有耐心累积双方善意与互信,订立更长远的目标,两岸很难在可见的未来,看到政治方面的突破。

吴敦义表示,中国可能希望两岸很快就进入政治议题协商,但政治议题现阶段不成熟。台湾内部意见还是很分歧,但都希望参与一些非政治性国际组织,仍受中国大陆阻挠,现阶段谈政治议题不成熟。

傅利曼则说,13前访台时,大家都说台湾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one of the flash points),但现在已很不一样,这些变化非常宁静,很多国家可向台湾学习。13年前若有人说,会有很多台湾学生到中国大陆念书,一定没人相信。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不应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应颁给两岸人民。

吴敦义表示,这就是思维的创新。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中间有很宽广空间,就用创新思维看待,要有远见、整合能力与创新思考。两岸关系进展,还是有人觉得不满,认为步调太快或太慢,但台湾过去丧失许多重要时机可做得更好、更积极,还是有一些机会流失了。

傅利曼说,两岸进展对全世界来说,是很好的学习经验,尤其两岸在没有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或美国参与情况下有现今成就,在经济互补情况下有这么多互动,这是创造和平的方法,这种和平也较持久。

吴敦义表示,目前已有约6万7000名学生在中国大陆读书或已取得中国大陆学历。1987年至今,台商设厂10万家以上,投资金额2000亿美金以上,累计创造资产有几兆美金。

他说,这符合趋吉避凶、互利共存与崇尚自由的人性,也是另一种型式的安全网。若要发动什么毁灭性侵略,就会有所考量,何况双方的文化交流可增加友谊、减少敌意,这就是国家的“软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