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福建80后小伙成中国最年轻博导

【大纪元1月13日讯】1980年出生在福建晋江的小伙子施鹏鹏,就在80后集体奔三的2010年,他成了国内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回国时至少花10万元带回1.2吨书籍。

跟大多数80后一样,他也喜欢窝在网吧里打游戏,在父母资助下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面对世人用房子和车子来评价“三十而立”的思维惯性,这位80后教授、博导却有他的看法。

授课幽默 与学生交流没代沟

据东南快报报导,“过完新年,我就开始带博士生了。”施鹏鹏欣喜地说,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就可以带自己第一个博士生,成为西南政法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实在国内上课我感觉更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法国留学归来的施鹏鹏在登上西政的讲堂之后,一心想把西方教学方式引进西政课堂,但他却面临着种种瓶颈,难以大展拳脚。他说,很多时候他想试着带学生到法院去上课,但却有了担忧,“学校会查课的,如果看到教室里空无一人,就会认为是集体翘课,麻烦就大了。”

“刑事诉讼本来就是很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施鹏鹏让学生亲自到法院去体验开庭的一些经过,但面临国内教学体制,他却无能为力。“不过还好,我跟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没有代沟,年龄的差距也不大,沟通更为顺畅。”

80后教授的课堂一直都充满了笑声,不单来自于他本人的幽默,有时候他的年龄会让他说的话引来哄堂大笑。

“你们要趁现在多多学点外语,多背点单词,像我这种年龄学起来就非常难了。”掌握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和日语五门外语的施鹏鹏经常跟学生说这话,但有一次他说这话就引来学生哄堂大笑。

“那次是在给研究生上刑事诉讼法学,当时班上有很多人都是在职的,年纪比我还大。”施鹏鹏一时忘了自己的年龄比有些学生还小,想提醒学生学好外语对研究刑事诉讼有好处,没想却成了笑谈。“可能学生就会觉得我在讲台上是个老师,会‘倚老卖老’。”

学术严谨 回国带回1.2吨书籍

回顾1997年的那个夏天,施鹏鹏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犯难了,因为以他当时的高考成绩是足以上清华北大的。但是这两所高校的法学院却不招理科生,最后施鹏鹏只好选择了西政。

在同事和学生眼里,施鹏鹏做学术的时候,一点也不毛躁,身上有着传统教授做学问的严谨和执著。“做学问是不分年龄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是没有代沟的。”他说。

2002年,施鹏鹏作为国际交流生前往法国学习,在法国留学的那段时间,这个执著的80后,曾经为了一本法学古典,在图书馆用数码相机,翻拍了一上午,直到后来脚都麻了,无法动弹。学成回国时,他什么东西都没带,只带回了1.2吨重的复印材料和书籍,为了这些材料,他花的钱不少于10万元。

“我是碰上好运气了,因为重庆在评聘教授的时候,对留学生有个‘绿色通道’,在硬件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受任教时间的限制。”在他自己看来,自己能评上教授,成为硕士生导师,并且即将开始带博士生,除了自己拥有好运气之外,自己经常在国内重要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从事‘欧陆法’研究的,目前国内研究这一块的人还比较少。”

生活宅男  喜欢网游不爱运动

步入而立之年的施鹏鹏,跟大多数80后一样,喜欢网络游戏,喜欢“宅”在家里。在他自己看来,就是一名标准的宅男,喜欢静的事物,“星际玩得不错。”

这位年轻的教授不大喜欢运动,喜欢慢节奏的生活,但他跟学生没有代沟,因为他也喜欢网游,喜欢篮球巨星邓肯。尽管有空的时候会去网吧打星际,但他跟学生们却只是打打羽毛球,爬爬山,不会跟他们玩游戏。

跟其他的教授不一样,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学生去爬山、打球,聊聊时下热门的事件。他的电脑桌面背景甚至还是功夫熊猫。

80后的人都喜欢用博客交流情感,施鹏鹏也不例外。2005年,他注册了自己博客,并用之与朋友、学生交流。在他的博客里,他不仅发布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还讲述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其中也不乏跟学生相处的趣事。而他的不少学生更是会登录他的博客与其调侃。

大凡是80后,都追求“个性”和“潮人”,然后习惯性用暗淡的笔调描写自己的生活。不管在什么人面前,施鹏鹏都喜欢以“潮人”自居,西式小西装、最流行的风衣……他总是把这些归功于他妻子:“是她教会我这些的。”

施鹏鹏的妻子是他的小师妹,他们俩的爱情萌芽于国内,情定于法国马赛。他也向其他80后一样,喜欢“炫耀”自己的妻子脾气好、做饭好。

三十而立 精神比物质重要

在2010年到来之后,80后集体奔三了,在这个群体中还有很多人无房无车。

“我可能会相对好一点,学校的福利房价格会比较低。”2008年读完博士留校任教的施鹏鹏,在父母亲和岳父等人的帮助下,购买了学校开发的福利房,“交了首付,当时刚毕业也没什么钱,但现在评上教授了,相对好多了。”

施鹏鹏坦言,如果回到福建,以他现有的工资,即便在家里的帮助下也是买不起房的,相对来说重庆的房价比较低些。

对于外界评判80后是否三十而立的标准,施鹏鹏说:“我算比较幸运的,我现在有了房子,但车子还没有。一方面我不需要车子,从家到上班的地方,只要步行5分钟;另一方面,我不认为有房有车就代表着独立了,精神上的独立更重要。”

“在精神方面,我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已经独立了,这比什么都重要。”施鹏鹏称,在精神上自己已经三十而立,尽管有了房子,但即便租房住,只要精神上独立了,那么他也可以说是“三十而立”。

他认为,评判80后是否真正三十而立,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从物质上去评价,要多从精神层面去评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