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人民日报PK新华社? 乌龙引“金牌”热议

【大纪元2010年11月20日讯】 (新唐人记者田飞综合报导)近日,大陆新华社记者杨明关于亚运会中国金牌过多的一篇文章引发《人民日报》重磅级炮轰,同为“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公开批评新华社记者,这几乎是前所未闻的。引来网民的热议围观。最后,细心的网民发现,原来摆了一场乌龙。不过民众对“金牌”的热议却仍然络绎不绝。

乌龙:《人民日报》公开批评新华社记者

19日上午,包括新浪、腾讯等一些门户网站均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人民日报: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一时间网友跟帖无数,毕竟作为两家中共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公开发表评论批评新华社记者的观念,这足够震撼。说其震撼倒不是文章的言辞有多么犀利,而是同为“中共喉舌”,人民日报这次竟然公开批评新华社记者,这几乎是前所未闻的。

受到几家门户网站的误导,很多网友都纷纷点击观看《人民日报: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一位北京网友很惊讶地留言:“同为中央权威媒体,这两家怎么会唱起了反调?”一位重庆网友则表示:“看来这事还真大了,要不也不会出现人民日报质疑新华社记者的局面。”

当天下午,新浪等网站纷纷删除了这篇评论,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日报: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据大陆媒体报导,是因为网站的疏忽,错把《北京日报》的评论当成了《人民日报》,这才摆出“超级乌龙”。不过网易上却仍然保留了《人民日报: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这篇评论,只是在文章来源上改为人民日报(北京)。

“人民日报”与新华社观点相左

杨明在文章中表示,国内媒体不应一边倒地对中国军团的金牌风暴歌功颂德,金牌拿太多并非好事,这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与金牌,把体育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金牌第一背后其实是群众基础的薄弱,体育发展的滞后和国民体质的下降,这恰恰是极大的讽刺,令我们汗颜!

杨明引述了一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和日本孩子比,我们的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多项数据上差很多;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在亚洲,我们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这20年中,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

他建议,为了改变亚洲一家独大的失衡局面,可以从下届亚运开始,淡化金牌,从大学或体协中选拔真正的业余选手参赛,少用国家专业队和职业选手,加大非奥项目比例,这样就可以和多数亚洲国家选手处于同一选拔背景,在相近的水平上,实现真正的公平参赛;同时,也能避免延续巨无霸现象延续。

在网易上《人民日报: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这篇评论中,中国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殷宝林却针对新华社的报导给出了观点完全相反的回应。他指出竞技体育就是要争金牌,而且直斥“某些记者为出名,总是炮制一些所谓’高论’颠倒是非”。

网络热议“金牌”

当一些网站更改了文章出处后,网友们恍然大悟,不过他们对“金牌”大讨论的热情依旧不减。网易对如何看中国军团在亚运会上一家独大作了网络调查,截至20日中午12:00,有9574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有6461,即67.5%的网友赞同杨明观点,认为一家独大是讽刺。

齐鲁晚报日前发表的《举国体制何时休》一文中,直接指出现在中国体育走的是“举国体制”,这是世界上唯有中国和朝鲜几个少数国家还在走的路子。

作者刘玮称:“你用举国之力、高度专业模式塑造出来的成绩,以为世界看你的目光就是赞许和敬佩吗?之前的苏联、东德曾经也曾采用这种举国体制,80年代这两个体育巨无霸在奥运金牌榜上还排在美国前面,好不威风,但由此产生的负作用有多大,还不是受到世人的诟病。现在俄罗斯和德国早和世界接轨,政府不再养所谓的精英尖子,采用业余和职业选手参赛,虽然成绩远不如昔,但批评声绝迹,群众体育普及程度和国人健康水平远在我们之上。”

华奥星空网的亚运联合报导组记者发表的文章对比了中国与日本的运动员来源与培养机制。

文章说,日本运动员的成长曲线一般是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初中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然后进入某一个项目专业度较高的高中,继而进入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运动员是进入专门的体育学院,更广泛的运动员是在名牌大学读书,一边完成学业,一边训练。这种模式一方面保证了运动员在教育水平上不低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全民体育教育使得选材面更广泛。

而中国的模式基本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培养兴趣,体育老师发掘“苗子”,推荐到体校,之后就基本没文化课了,小孩子每天就是训练和比赛,一直到进入国家队,拿奥运金牌。明星运动员会签很多商业赞助合同,为自己的后半生储蓄,而偏门项目的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也基本没了出路。

华奥星空网还作了一个假设:如果现在中日韩三国以真正的初中生、高中生进行一场同年龄段的运动会,比拼的是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这些基础项目,估计中国会排在最后。中国队在过去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也屡有佳绩,但中国派出的都是体校的专业运动员,这跟其他国家和的确的纯业余选手怎么能比呢!

一位广州网友“莱梭诺夫斯基”则列出了一组数据,表明竞技体育投入过大。他说:“官员们表示’赛场夺金本身无可厚非,这与发展大众体育并不对立;在竞技体育上实行举国体制,与全面发展大众体育也不矛盾’。不过如果深入基层调查,就会发现,现在中国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一个合格的篮球场,中学基本上没有一个综合体育场。

而广州官方发布的消息是,这次亚运会总共连市政建设花了一千多亿元钱,体育馆建设花了63亿元,70多个体育馆,其中12个是新建设,赛事运作花72亿元,开幕式花2.3亿元。

网友质问,现在一个标准篮球场的造价是多少,15万就足够了。如果仅仅是拿开幕式的2.3亿元用来给学校建设篮球场,那么可以建设两千多个;如果是拿这63加72亿元共135亿元来建设,可以建成九万个,至少可以解决全广东农村学校体育场地问题。如此办竞技体育,不影响群众体育,地球人全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