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

北市蓝绿铁板 苏难撼动

【大纪元11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亦伟、陈虹瑾台北27日电)台北市长选举,民进党苏贞昌败给郝龙斌约16万票,对照选前郝苏民调紧咬,苏败选差距令外界有点意外。未能缩小台北市的蓝绿板块,也可能影响苏转攻2012的动能。

从民国83年至今,5次台北市长选举,只要蓝绿候选人1对1,民进党始终无法扳倒国民党。蓝绿得票最接近的一次,就是87年的马扁对决,当时陈水扁45.91%的得票,败于马英九的51.13%,输约8万票。郝龙斌民国95年以53.81%打败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40.89%,赢了约17万票。

苏贞昌在蓝大于绿的台北市作战,舍弃过去民进党传统路线,淡化意识型态,主打温馨牌,并全力投入音乐专辑、网路、影音等管道,抢攻年轻与中间选民等“政治冷感族”,希望能从传统蓝绿板块突围。

在选前各项民调,苏与郝也一直紧绷,坊间甚至传出罕见开出蓝绿PK(不让票)的赌盘,苏更曾喊出“希望能拿下80万票”。

外界原本认为,苏就算不能为绿军“光复”台北市,但创下蓝绿在台北市1对1选举对决的最小差距,希望极高。从最终结果来看,苏贞昌仍输郝龙斌约16万票,与前次郝谢对决差不多,台北市的蓝绿板块依旧没被打破。

因距离2012大选仅2年,让苏贞昌自宣布参选台北市长以来,就饱受“选真还是选假”的质疑,尽管苏多次承诺当选一定做满4年,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此外,苏营虽走不谩骂路线,以及重视网路、影音等新型态选举策略,却没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政见,也一直回避蓝营对他过去阁揆、北县长任内施政的质疑,让对手不断猛攻。

2004年民进党陈水扁、吕秀莲连任正副总统,关键之一就在于缩小蓝绿北、中差距,再藉南部大胜吃掉北、中小输,翻盘获胜,2012绿营要赢回执政,同样的逻辑仍适用。但苏贞昌这次兵败台北市,也没能打破蓝大绿小的结构,对他是否问鼎2012大位,增添不少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