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生养6个试管宝宝 超级妈妈经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7日电)王美玲有6个孩子,最常被问:“你们是安亲班吗?”,还有人问:“是前妻生的吗?”其实全是亲生的,还都是试管宝宝。她说,“不孕”这两个字的压力大了,请改称“生育困难”。

王美玲和美籍丈夫汤玛士很喜欢孩子,一开始就打算生6个,从无法自然怀孕生子,到生了6个试管宝宝,在1对夫妻平均只生1.1个孩子的台湾社会中,是少见的现代大家庭。她透过中央社专访,向读者分享个中的苦乐。

“我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王美玲说,她曾经找了很多名医,打了几百针排卵针,都告失败,偶而有同病相怜的人问她过来人经验,她的建议是先修正心态,人工生殖“要默默的去做,等成了再说”。

王美玲说,总是会有姊妹淘帮你算预产期,婆婆也会问“这个月有中吗?”,这样顶着“不孕”的压力太大了,不如把它想成是“生育困难”,就是因为生孩子这件事有困难,就要努力去克服,这件事顶多就是不成,等到成功了,再把好消息告诉亲朋好友。

王美玲在台北荣总先后以试管婴儿技术生下长女、3胞胎儿子、双胞胎女儿,当过妈妈的人为她心疼,尤其她怀儿子昏倒而紧急剖腹产,产后体虚弱,病毒感染造成颜面神经麻痹,留下左脸歪斜后遗症,还要一边挤奶,更为她叫苦。

她却有一份豁达,还有更多的坚持,例如:孩子全部哺喂母奶,自己动手做面食、自己酿酒,双胞胎女儿上幼稚园后就没再请保母,念小学的大女儿和双胞胎儿子不去安亲班,请家教到家里更划算。

王美玲一直是职业妇女,丈夫也有工作。这不是说王美玲是千手观音般的超人妈妈,而是她的育儿观念受到国外成长经验的影响。

她强调,一定要训练孩子独立,有时做妈妈做到累,去工作反而是好事。

王美玲的8岁女儿会洗米煮饭,还会培根煎蛋,因为洒盐巴动作有趣,端上桌的明明是超咸早餐,她会拍掌鼓励说:“你好棒”。其实大人做饭做菜时,小孩在厨房根本是来乱的,王美玲就是要大家一起动手,现在孩子们会做巧克力布朗尼,既好吃又好玩。

基本上,6个孩子的衣物玩具都要分享,她说,儿子出生时,穿着姊姊的旧裙子也无所谓,家里的玩具不算多,别人送的二手玩具也不错,有时双胞胎和三胞胎会分组,有时却打破小圈圈,角色扮演超级马力欧中的马力欧、公主、磨菇时,别家孩子来访,觉得人多更好玩。

养活一大家子的开销不算小,王美玲习惯到批发市场买菜,别人家1星期的菜,只够她家吃1天,每次她买20条鱼、15块肉排等等,肉摊和菜贩以为她家开馆子,采买次数一多,店家干脆送货到府,只是看到她家的超大冰箱、冷冻柜,都会吓一跳。

在王美玲眼中,大家都是怀胎10月生下来的,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没啥两样。她的孩子知道自己是试管宝宝吗?王美玲说,她曾经向女儿解释:“妈妈有些困难,所以请Dr.张 (台北荣总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张升平)帮忙”,女儿就接受了。

会让王美玲觉得发窘的,有时是自家孩子在家习惯玩具大家玩,到了学校拿起同学玩具就玩,她赶忙机会教育:“那是别人的东西,要先问别人答不答应”;还有,难得全家出门用餐,她吼这个小孩安静,叫那个小孩听话,女人的优雅形象全破功。

现在最痛苦的育儿事,就是“打预防针”,6个孩子6张表格,地址电话写6遍,还要逐一填写这个孩子是不是发烧感冒,那个孩子现在多高、多重,又怕漏填而再三核对,老公一个中国字都不会写,她光填表格就满头大汗,孩子不耐烦,后面的家长抱怨等太久,每回打预防针就像打仗。

回首生儿育女这条路,6个小孩有自家、娘家共7个大人照顾,王美玲笑着说,痛苦随着时间减少,逐渐被快乐取代,外加5只流浪狗、1只猫,构成热闹的大家庭,“我不会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