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广西大旱 挑水老人担心“累死在路上”

【大纪元3月24日讯】干旱改变了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广西东兰县兰木乡弄台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山坳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们每天挑水度日,因为路没修通,送水车无法到达更近的位置,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得不每天往返12-24公里的山路,这样的生活让老人们大喊吃不消,甚至有老人担心“有一天会累死在路上!”

挑水老人跪求政府修路

据南方网报导,一群60岁到90岁不等的老人,正前往兰木街附近的供水点挑水时,一见到来采访的媒体记者,他们“噗通”全跪在了凸凹不平的路上,希望记者代为求情,请政府尽快把路修好,把供水点设到更近的地方,他们实在走不了那么远的路。而5年前他们就交了修路的集资款。

92岁的老人双膝跪地,他左手拄着木棍,右手拿着破旧的水桶,正前往兰木街附近的供水点挑水。14名一起前往挑水的老人也跟着跪在了路上。他们希望记者代为求情,请政府尽快把路修好,把供水点设到更近的地方。

兰木乡位于东兰县西南部,聚居有壮、汉、瑶、毛南等四个民族,属东兰县“老、少、边、山、穷”的石山区乡镇之一。

一名村民说,吃水比弄怀屯难的还有两个屯:机告屯和弄独屯。他们也必须到兰木街附近挑水,往返要经过弄怀屯。从弄怀屯到机告屯是3公里,机告屯到弄独屯也是3公里。吃水最难的要数弄独屯了,要往返24公里崎岖的山路才能吃上水。

92岁老人往返12公里挑水

跪求记者陈情的老人中,包括一位92岁的黄正光,他是弄台村村民,家里六口人,儿子黄大吉和媳妇在外地打工,3个孙子都在乡里读书,家里剩有他和老伴。

黄正光年事已高,眼睛看不清,每天挑一趟,每次只能挑30斤。通常每次来回要四五个小时,挑水回来的路上要歇上四五回才能到家。从家到供水点来回12公里。

黄正光说,这种状况从去年11月就开始了。每到星期天,几个孙子回家,用水就更加紧张,连脸都不敢洗了。黄正光还说,这条路是三个屯子挑水的必经之路。三个屯子共有450多人,干旱以来,村里的老人们都是经过这条山路挑水。

“真担心有一天会累死在路上!”



82岁老人黄正贵带着孙女去挑水,他们要走一二十公里的山路。(网路撷图)

70岁的黄大田是弄台村弄独屯人,家中七口人,三人外出打工。家里除了自己和70岁的老伴,还有60岁的弟弟黄大命和30岁的儿子黄忠本。弟弟是个哑巴,打了一辈子光棍。儿子双目失明。所以四口人吃水的重担全靠他一个人。

黄大田说,每天早晨6点,天濛濛亮,就带着空桶出发到供水点挑水,差不多要6个小时才能到家,回去的路上至少要歇上10回。

82岁的黄正贵住在弄怀屯,儿子黄青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76岁的老伴。每天天刚亮,就出发去挑水,下午两三点才回到家。有时早晨吃饱一点,有时用桑叶裹上一点米饭留着中午饿了再吃。连续数月这样的生活,老人们无法忍受,黄正贵不停说着“挑不得了,老了,老了”。

更糟糕的是66岁的陈庭祥,一个人住在机告屯,虽然比其他几位老人年轻,但每次只能挑40斤水。陈庭祥说,“真担心有一天会累死在路上!”

集资款交了5年路一直未修通

“我们下跪不为别的,只想记者代我们向政府求情,我们实在挑不动水了,希望政府尽快修通村道。”黄正光说,从弄台村到弄怀屯是3公里山路,已经修了有一公里,勉强可以通拖拉机。

村民黄大红说,2005年政府就说修通这条村道,村民们也已向村里按户交了修路的钱,有的缴了2,300元,最少的1,300元,三个屯已经集资了4万多元。曾答应他们一年之内修好,可是到现在钱都交上去5年了,路还是没有修好。

村民们多次向政府反应但都得不到结果。老人们说,他们不想渴死在村子里,“不是年轻人了,实在挑不动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