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物

单骑游欧亚 张子午跨洲探文化

【大纪元4月13日报导】旅游达人系列报导(5)(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13日电)马可波罗、玄奘跨越欧亚大陆的历史,启发从小就喜欢旅行的张子午,28岁那年决定跟着前人的步伐,骑自行车跨越欧亚大陆,直到最西端─葡萄牙的罗卡角(Cabo Da Roca)。

张子午旺盛的出走企图,来自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他就读大学时,曾遭退学,准备重考的那年,正感前途茫茫,适逢朋友邀约单车环岛,在漫漫旅途中,张子午第 1次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决定“总有一天要骑出这个小岛”。

2007年,张子午获选第3届“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骑着自行车,从中国西安出发,途经哈萨克、俄罗斯、土耳其、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半年的时间,长征1万5000公里、上百个城镇。

旅行途中,张子午挥汗踩着踏板、在野外克难扎营、在冷风簌簌的夜里露天洗澡、以简单的干粮果腹。这些身体的劳累并未阻碍他前进的动力,不同的国情和文化激荡出深层的自我省思,扩展他与自己生命经验的对话空间。

张子午在哈萨克旅行时,路不熟加上语言不通,遇到不少困难。幸好,当地炼钢厂的中国工人适时伸出援手,供他寄宿餐饮;让张子午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幸福,能骑着单车到世界各地闯荡。

跨入土耳其国界时,土耳其人的好客和友善,让张子午大开眼界。路上,土耳其人会大方招呼他,甚至请他吃茶喝酒;找不到地点扎营时,更有人热情邀他进屋,让张子午不致露宿街头。

“我本来以为我是要逃离人群,逃离现实;但是在旅行中发现,我其实是渴望拥抱人群,以及他们带来的温暖。”张子午说。

旅途中,张子午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刻。在俄罗斯,他搭上1辆土耳其司机开的卡车,不巧车子半路故障,只好在路旁修车过夜。刚开始,张子午与司机相谈甚欢,举杯共饮,但准备睡觉时,麻烦来了。

“司机一开始先放A 片给我看,然后要求我帮他马杀鸡,要我愈按愈下面,他还把衣服都脱了,只剩一条小内裤……”尽管土耳其司机企图冒犯的行径,让张子午受到惊吓,但他仍以“同情的理解”笑谈这段故事,“其实他们很辛苦,从土耳其开车到俄罗斯,一路漫长、工作又闷,的确需要抒发……”。

骑单车跨越欧亚的旅行方式让人折服,但张子午认为,他的旅行不是“壮游”,而是踩踏着前人的步伐,才得以成就。

知名战地摄影记者唐.麦库林(Don McCullin)的“不合理的行为”、日本摄影师小林纪晴的“日本之路”、报导文学大师卡普钦斯基 (Ryszard Kapuscinski)的“带着希罗多德去旅行”等书,彻底改变张子午看世界的方式。

“台湾的资讯多元、快速,但很多都是美国或日本的东西,我想要去看那些在台湾消音的地方。”对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好奇与渴望,成为张子午旅行的强大动力。

谈起往后的旅行计划,张子午说,非洲、中南美都想去,“还不确定哪里是下一个点,唯一确定的是,会继续以脚踏车的速度旅行,探访世界上许多偏僻的地方。”

“旅行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出口。”张子午将横跨欧亚大陆的回忆写成“直到路的尽头”一书,黑白照片让各国的风土跃然纸上;感性而自省的文字诉说着,旅行没有终点,将引领旅人找到生命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