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网路成第5战场? 北约小国积极研究

【大纪元4月24日报导】(中央社塔林24日法新电)在1座戒备森严的实验室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一流的电脑人才正在研究,在这个依赖网路的世界,战争会如何演化。

专家认为,情况不太可能像灾难电影情节所描述那样,但未来任何战斗,都免除不了网路攻击。

北约有个尖端机构,称为卓越合作电脑防卫中心(Cooperative Cyber Defence Center of Excellence),它设在爱沙尼亚(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这个国家高科技产业发达,因此有“E沙尼亚”(E-Stonia)的称号。

这个中心的数十名专家不断推敲潜在敌军可能的举动,预想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之外“第5战场”的情况。

这个中心的主管爱沙尼亚上校谭姆(Ilmar Tamm)说:“网路范围广而复杂,非常难以应付,同时,它有个方便的灰色地带,坏人可以利用。”

他说:“我不会天真到认为,传统战争将会消失,但我们要预期未来会出现结合更多攻势的战争。”

爱沙尼亚人口仅130万,却是全球网路最普及的国家之一,2004年加入北约。过去痛苦的经验,让爱沙尼亚对电脑战有相当体认。

这个国家在2007年遭受严重的网路攻击,企业和政府的网路服务断线多日。

国防部长阿维克苏(Jaak Aaviksoo)告诉法新社:“那次攻击很明显是个新时代的开始。它有着网路犯罪发展成国安威胁的所有特征。那是个质的变化,而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那次攻击发生时,爱沙尼亚当局正在把1个苏联时期的战争纪念碑迁移到军方公墓,当时曾引发争议甚至俄罗斯裔人民的暴动。

俄国与爱沙尼亚关系并不和睦,但俄国否认涉及这次网路攻击。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本月在1份报告中说,1个设在中国的网路曾盗取印度军事机密、骇入达赖喇嘛的电子信箱和全球各地的电脑。

多伦多大学的1个团队说,这些攻击来自中国成都的服务器,但无法指认对方到底是何许人。成都是中国军事通讯情报单位所在地。

由于网路攻击性质捉摸不定,要证明政府在攻击中扮演一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专家休斯(Rex Hughes)表示:“我们看到民间人士利用这些重大事件出锋头,这是投机主义的表现。政府在这里头的角色相当神秘。”

他说:“我对于会真正出现网路战感到怀疑,也就是交战国只在网路上攻击对方。网路珍珠港事变或9/11攻击是否真正发生,还有待观察。”(译者:中央社陈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