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卸下首相 布朗传可能接掌IMF

【大纪元5月13日报导】(中央社华盛顿12日法新电)经历执政困难重重的3个年头,在大选中落败的英国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必须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外界盛传他的出路之一可能是下届国际货币基金(IMF)掌门人。

经历金融危机和后座议员反叛等重大打击后,布朗可能不会急着找新工作,更不用说这份工作是要提振复苏力道疲弱的全球经济。

但布朗卸任才刚过24小时,他可能有意接掌IMF的传闻已经在伦敦和华盛顿不胫而走。

传闻布朗将像他的前任布莱尔(Tony Blair)一样,接掌国际要职,这个国际职务将有助他在全球舞台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传闻IMF现任总裁史特劳斯卡恩(DominiqueStrauss-Kahn)有意再度出马问鼎2012年法国总统宝座,但他对自己的未来动向仍三缄其口。

不过IMF资深成员对布朗参与角逐总裁表示欢迎之意,因为他在信贷崩溃时所扮演的领导角色,并且承诺会解决第3世界的贫穷问题。

布朗长期担任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的主席和成员,他在IMFC有许多朋友。IMFC负责协助引导IMF的政策。

曾任职于IMF执行理事会的龙巴迪(Domenico Lombardi)说:“布朗受到同侪的高度尊敬,并且他对成立这个机构的政策有重大贡献。”龙巴迪目前任职于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

尽管如此,布朗距离稳操胜券还差一大截,批评者指出,布朗政府的财政危机,其实就是他担任财政大臣时留下的遗毒。

前IMF首席经济学者强生(Simon Johnson)说:“英国的银行在布朗的管理下,变得大到不能倒,预算赤字也狂飙失去控制。”

布朗担任IMF总裁更大的阻碍可能来自他的国籍。根据君子协定,IMF过去10任总裁都是来自欧洲,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总裁则由美国人担任。但据欧元区领导人荣科(Jean-Claude Juncker)说,由于全球权力重心已转移到亚洲,史特劳斯卡恩从接任IMF 总裁前到现在,已有好一段时间被形容是最后一位担任IMF总裁的欧洲人。

去年布朗出访巴西时自己也说:“下一届世银总裁不一定要是美国人。下一届IMF总裁也不一定要是欧洲人。”(译者:中央社张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