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好人有好报

两瓢家的故事

我从很小的时候起,母亲就告诉我们做人必须做一个好人,要心慈心善,做事情首先要想到处处为了别人的方便,要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接下来母亲就一遍一遍的给我们讲天惠村里的一位善心人得善报的真实故事。

天惠村是一个美丽纯朴的小山村,那里有一个很富有的人家,姓杨。我们称这家的主人叫杨先生。杨先生的爷爷是一个善良的,爱帮助别人的好人。杨先生呢,也是这样的人。

如果见到化缘的和尚、道士,杨先生就大碗大碗的把饭菜端上来给这些和尚和道士。如果贫穷的人求杨先生帮忙,杨先生都是乐呵呵的满足别人的要求。如果邻居来还粮食,杨先生也不要,可是邻居都想把以前借的粮食还给杨先生。因为邻居觉得,杨先生能借给他们粮食,己经是帮了大忙了,哪能借人家的粮食不还呢?有一句古话:“借债还债”,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啊。

可是杨先生为什么不要别人还回的粮食呢?原来杨先生有自己的想法:这些人来借粮食说明他们家中很困难,如果我再收回他们的粮食,他们不还是很困难吗?杨先生为了救济和帮助贫穷的邻居们,想了一个好主意:

他把家中的大葫芦锯成两半,杨先生故意把大葫芦锯得一半大,另一半小。葫芦被锯成两半后就叫做“瓢”。那大的一半,叫大瓢;小的一半就叫小瓢。

以后再有邻居来借粮食的时候,杨先生用大瓢往外量,一大瓢一大瓢的把粮食借给邻居;邻居来还粮食的时候,杨先生用小瓢往里量,只收回一点点。

邻居们开始没注意,时间长了以后,大家终于明白了真相。从此大家都尊敬的把杨先生叫做“两瓢家”。这以后,“两瓢家”三个字就成了杨先生的名字,在村子里被传开了。

“两瓢家”80岁这一年的秋天,麦子成熟了。“两瓢家”想到田地里看看。

于是,他就一个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枴杖出来了。“两瓢家”刚走到麦田旁边,突然,电闪雷鸣,要下大雨啦!“两瓢家”看到这个情景,心想:回家的路这么远,我也跑不动,要死就死这里吧!

大风呼呼地吹着,可是“两瓢家”的心里非常平静,就像躺在自己家的床上一样。他一生做过的很多好事,一件件的在头脑里出现了,像放电影一样。

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声音传进“两瓢家”的耳朵:“雷公、电母、水龙,你们听着:‘两瓢家’现在就在他家的麦地里,一滴水也不许落在‘两瓢家’的麦子上!”

话音刚落,就听见狂风卷着大雨落在地上的声音。过了很久很久,雨声停了,“两瓢家”从麦田里爬起来一看,他躺的麦田一滴雨点也没有,而别人麦田里的麦子全倒在了泥水里。

这时,“两瓢家”的儿女们到处在找“两瓢家”,一直找到麦田里来了。他们看见“两瓢家”的衣服乾乾的,没有被雨水打湿,自己家麦田里的麦子长得好好的,一滴雨水都没有,奇怪极了。“两瓢家”高兴的把刚才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儿女们,并带着儿女们跪下合十,感谢上苍对他的恩赐。

* * *

动脑想一想

1为什么80岁的“两瓢家”爷爷在空旷的田里,没被狂风豪雨、电闪雷鸣打伤呢?他家麦子也完好无缺呢?

2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必然的吗?会不会有例外?还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么这些“例外”是不是只是“时候未到”?

3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很好,有的人却不好?有没有可能是他上辈子做的好事或坏事,回报到现在来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