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利诱 VS 善诱

“利益熏心”是一句具负面意涵的话语,是形容人为达利益不择手段的不当。常人社会的组织乃基于共同的目的而成立,按理讲,带给组织成员最大的利益,乃组织不做二想的目标,符合了“利益是人行为唯一动机”的原则。

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条件不是永远不变的,当组织在转型或追求茁壮的时期,必须撙节费用、精简支出,此时无法对最大利益有一定的保证,那么,是不是就无法鼓励成员向前了呢?

“循循善诱”是诱发组织成员持续向前迈进的方式。在“经济挂帅”的时代,大家也都习惯行销有力、将本求利的商业模式了,但最起码还要求自己经营的是“良心事业”,不会把不好的东西,鱼目混珠地以虚伪、欺骗的伎俩,让人上当,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因此,循循善诱的首要步骤,就是让员工从认识自家商品做起,加强说明训练及沟通,从而增加对自家商品的信心,进而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将好东西介绍给顾客或亲朋好友。

其次,员工在将商品推向市场的阶段,由于系新的商品,尚无历史绩效可资参考,商品的未来愿景也可能遭受质疑,员工也许很快就会发现,非仅客户,自己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窘境;那么,此时什么是激发员工继续向客户行销的动力呢?答案无非是,使命和职责的贯彻。

任谁都知道新商品是有风险的,在在面临考验,销售初期就能邀揽进来的客户,某种程度上是对公司及经理人的信任;那么,组织及其成员未来要做得好,就是对顾客信任的最大回馈。

同时,员工与公司站在同一阵线上,无条件的配合与执行,相信经理人的领导,愿意一起承受压力分担风险,这正是员工的职责所在,也是组织成员的价值表现。

当然,任何组织目标有执行上的时限,在拍板定案前,临门一脚往往出现奇功,这时鼓励员工的重点,在于极简单、速捷地、直截了当告诉他(她)们怎么做。

此时,只要领导人登高一呼,大家朝向同一目标迈进,往往无坚不摧,效果好得令人啧啧称奇。“循循善诱”的方式出奇功,至此方告一段落!

由此亦可证明,“利益是人行为的唯一动机”,但并非直捷诱之以利才是捷径;善心、语气加上道理,循循善诱,才更能激发人的潜力,让人打开心扉,释放源源不断的能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