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古代圣贤至孝故事

岳飞奉母至孝

岳母是古代贤母之一,她勤劳能干,贤淑达理。当时的社会风行刺字,岳母便在岳飞背部刺青:精忠报国(一说是尽忠报国),以此造就了岳飞独特的人格。岳飞也对母亲敬爱有加,无微不至。

岳飞对母亲侍奉唯恐不周。不出军时,虽戎务缠身,每天傍晚必抽空去母亲房内探望。母亲卧病以后,他每次都是亲尝汤药,跪送病榻。经常关照家人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寒暖和衣被的替换。在母亲寝室,话不多说一句,走路避免出声,唯恐影响母亲的休息。每次出征之前,又谆谆嘱咐家人,务必好好侍奉卧病在床的老人。

舜帝至孝 感动天神

舜是冀州人,姓姚,名重华,帝颛顼的第六代孙。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因建国于虞,所以号虞氏,史称虞舜。虞舜大孝,天性仁厚,庶母惑父,屡屡加害于他,他恭敬而无怨。谋而使舜掘井,而下土填井,天神感舜之孝而导舜出井。

舜的父亲是非不分,顽固而不讲道理,后来双目失明,因此当时人都称他为瞽瞍。舜的生母早逝,父亲再娶后妻。舜的后母阴毒狠辣,口中没有忠信之言,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象,象的性格狂傲。后母喜爱亲生的儿子,对待舜像仇敌一样,常在瞽瞍面前说舜的坏话,拨弄生非,因此这3个人都有要杀害舜的想法。但舜依然对父母恭顺而尽礼,不失人子之道;与象相处友爱仁慈。舜没有过失,家人虽然想杀害舜,却找不到借口。舜只想常在身边侍奉父母,曲尽孝道,心里就感到满足了。所以当家人要加害他时,便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劝善帮助。瞽叟曾想将舜埋在井里,天神感舜之大孝助舜跳脱了危险。舜20岁的时候,他的孝行,便已传闻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