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高血压患者 也可以吃得好

【大纪元2011年01月19日讯】(据中广新闻彭群弼报导)每年冬季都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去年底到今年初,寒流、冷气团一波接着一波,因为天气剧烈变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浮现。各大医疗院所开始出现比往年冬天还要多的病患,特别是对天气比较敏感的病患,中华民国血脂及动脉硬化学会理事长,目前担任振兴医院心脏内科主任的殷伟贤医师,谈到了他在临床上的观察。根据每年在最冷的时节与最热时节相比,增加一倍是有的,最近时常一个晚上做两三个紧急心导管,这是确实有的。

学会秘书长,同时也是台大内科教授吴造中医师则是说明天气影响对于今年病患出现的明显转变所有的急诊病患都增加,冬天常见的四大疾病:中风,心肌梗塞,胃出血还有气喘。今年所有急诊病患都增加。每个医院,所有的,所谓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都增加,甚至有倍数,三倍数的成长,甚至一个礼拜,甚至一天可以做到五个。看到这样的状况多,急救也特别多,民众在门诊倒下来。以往在清晨才会发生的状况,今年特别奇怪,好像整天都有可能,需要紧急呼叫急救的状况也增加。可能是冬天特别冷,所以民众要特别注意保暖。

面对冬天心血管病患急症的现象增加,也意味着医疗资源被大量耗用。多少也跟国人东天喜欢吃火锅,原本罹患高血压症状的民众,心血管负荷就比较大,大量食用高热量,高盐分或糖分的饮食之后,风险当然也就增加。

然而,事后的医疗处置,其实远不及事前的预防。吴造中医师说,我们花了很多资源都是治疗,预防胜于治疗,大家都不反对,高糖,高血脂,高胆固醇,是造成高血压的风险,所以要从生活改起。

透过药物控制、减重、饮食及运动,借此控制血压,减少风险,四者缺一不可。吴造中医师指出,过去鼓励民众透过饮食降低风险,遭遇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持久,他以一位病患为例,虽然很有决心的完成减肥、降低血压之后,每天只能吃水煮青菜的日子,很难长期维持,最终仍然难逃身材又走样的困境。

因此,殷伟贤指出,最新的高血压卫教做法,是从观念开始改变,原本就是居于辅助角色的“饮食”,应该摆脱过去负面的印象,不但要吃得好,而且很好吃。

吴造中秘书长进一步指出,这一套美国所发展的DASH饮食疗法,就是要颠覆过去的观念。有时候病人吃三个月他就不想吃了,因为很难吃嘛。少油,少盐,少糖,胆固醇,就是教你不要吃鸡皮、鸭皮,猪皮、内脏、脑袋、海产,以前都是负面表列。拿不出一套办法,究竟要吃什么。得舒饮食疗法就是从比较正面方法来解释,应该要“加什么”。

食物的游戏,从减法变成加法,其中的关键,就是使用可以保存美味,但不会增加负担的天然食材盐就是利用其他的风味,去保持他的口感,你就不需要那些调味料,自然就少盐了。少油是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适当增加饱和脂肪酸,可以放虾子,蚌壳,适量就好,虾头去掉,内脏去掉,可以减少负担。少糖则是可以利用水果的天然味道调和。

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组长余璧如指出,要做到减少调味料使用,但又能保留食物的美味口感,需要的方法其实并不困难。并不是它的烹调的方式,而是食物的搭配,透过食材本身的风味,来达到调味的效果,就可以减少调味酱料的使用。例如用蕃茄、蔬菜,菇类,去增加鲜味,用蕃茄的酸味增加风味,用蛤蛎也可以增加风味。把纤维质提高,降低调味料。

殷伟贤理事长指出,盐分高,糖分高的饮食,是造成血糖、血压及血脂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但受限于饮食环境因素,特别是冬天讲究食补,民众会不自主吃进不健康的东西。

因此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去搭配组合出好吃,又容易,简单可行的饮食组合。以火锅为例,用牛蕃茄搭配蔬菜汤当作汤底,放进大量蔬菜,适量的海鲜,再来一晚用黑芝麻搅拌的乔麦干面,就是一道口感与健康兼具的美食。方法对,就可以让冬天的饮食,不会造成负担。吃得舒服,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