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外资逃 国际收支三年首见逆差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高照芬台北21日电)受欧债危机影响,外资卖股变现,将资金汇出,第3季国际收支逆差34.6亿美元,为三年来国际收支首见逆差。其中,外资自台股(含公债)撤资162.6亿美元,创历年来单季最大净流出。

中央银行今天公布今年第3季国际收支,其中经常账顺差102.1亿美元,金融帐净流出115.7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34.6亿美元,为连续11季维持顺差后,首次转为逆差。

累计今年1至3季经常账顺差292.1亿美元,金融帐净流出191.6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60.3亿美元。

回顾近年国际收支情形,除2008年第3季因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出口及贸易顺差衰退,投资减缓,资金净流出,使该季国际收支逆差26亿美元;今年第3季因欧债危机升高,外资撤出台湾,国际收支再现逆差34.6亿美元。

央行经研处副处长陈一端分析,今年第3季进出口年增率均减缓;不过,由于出口增加金额大于进口增加金额,商品贸易顺差增为77.1亿美元,较去年同季增加8亿美元。

另外,所得收支顺差22.1亿美元,较去年同季减少3.5亿美元,主要是支付外资股利所得增加所致。服务收支顺差9.3亿美元,较去年同季增加6.5亿美元,主要是三角贸易净收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3季金融帐净流出115.7亿美元,其中外资减持台股及公债,使归类于非居民证券投资部分的资金净流出 162.6亿美元,创历年来单季最大净流出金额。

陈一端表示,第3季欧美债危机升高,全球股市下跌,外资在台北股市卖股变现,将资金汇出,是金融帐资金呈现净流出的最大原因。

另外,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人将海外基金赎回,使得居民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入15.6亿美元。而美商国际集团(AIG)转让南山人寿股权给国内润成控股公司,使外人来台投资转呈净流出12.2亿元。

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对外商品、服务、所得、移转和资本交易,主要包括经常账、金融帐和资本账;由于资本账金额较小,为专利权、商誉等,因此观察国际收支变化,多以经常账和金融帐为主,顺差即指央行准备资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