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胶袋征费 民主党建议行“双轨制”

【大纪元2011年11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香港报道)下周一(11月28日)香港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环委会)将讨论扩大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环境局刚向环委会提交相关文件,内容提及扩大胶袋税计划的具体建议,当中包括日后的征费所得可由零售商保留,无须交付政府。民主党强烈反对这种做法,并反建议政府推行“双轨制”,即对现有登记商户维持现状,征费所得需上缴政府,而新受规管的商户则不用上缴、征费,可由商户保留。

对于当局提出的扩大胶袋征费计划具体内容,民主党环境政策发言人甘乃威25日对此表示不理解。他指,大型连锁商店在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是胶袋征费税项全交给政府,然而新征费计划却建议不论新增或旧的商户全部征费都由商户保留。

政府在文件中否定了双轨制的方式,指双轨制度“并不切实可行”,他们的理据是因为已登记零售商可先撤销现行征费计划的登记,然后重新登记;“零售商虽然需就塑胶购物袋收取同等的强制性费用,但却可能受不同的法例规管”;这会令公众对强制性生产者责任计划的整体目的感到混淆;双轨制要求大型或连锁式商户向政府交付征费所得,但业务性质与大型或连锁式商户相近的新加盟连锁经营商则可保留征费所得,这令计划目标有欠清晰;双轨制亦会引起社会关注零售业的竞争环境是否公平,以及各零售商在法律面前的待遇是否平等问题。故此,政府“不建议扩大生产者责任计划以此作为未来路向”。



民主党建议政府推行“双轨制”,即对现有登记商户维持现状,征费所得需上缴政府,而新受规管的商户则不用上缴、征费,可由商户保留。(摄影: 郑丽驹 / 大纪元)

不过,根据民主党于本年8月进行的电话调查的结果,当中问及有关超级市场、便利店等连锁式或大型商户处理征费所得的方式,结果显示,在514受访位市民中,65%的受访者认为,它们应该继续将征费所得缴交政府,只有16.3%认为“不应该”。甘乃威指出,民主党的调查结果,明显与政府建议方向有所不同。

甘乃威分析调查结果,指超过六成市民要求连锁式或大型商户的征费所得应继续交付政府,反映市民对连锁式或大型商户可保留征费所得的建议甚有保留。民主党反对政府“明益”大财团、大财团“侵吞胶袋征费”,并要求政府应考虑先推行双轨制。

他同时批评,该等连锁式或大型商户的利润已相当丰厚,不理解政府为何仍然让一年(首个全年季度──2009年7月7日至2010年6月31日)约2,550万元的征费所得变为大财团、大商户的囊中物,“由商户保留征费所得”等同容许大财团侵吞胶袋税。

甘乃威表示,胶袋税的实施经过长时间讨论,而且由2009年7月起推行,一直行之有效,征费过程亦畅顺,不论商界或公众都没有异议。

而针对政府提出“撤销再重新登记”的问题,甘乃威指现行法例已清楚说明胶袋税适用于经营下列零售业务的商户:五间或多于五间的合资格零售店;或最少一间合资格零售店,而该店的零售楼面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由于法例已明确订出受规管的商户类别,因此,“撤销再重新登记”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问题。就“公平与平等”的议题,甘乃威亦表示,因为法例规定“每个塑胶购物袋5角”,亦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为食物卫生,第一层包装的面包胶袋不用征费。(摄影: 潘璟桥 / 大纪元)



涉及食物卫生的,例如肉类、鲜鱼、豆腐或外卖饭盒的胶袋等都可获豁免征费。(摄影: 潘璟桥 / 大纪元)

就扩大计划后,小商户可保留征费的方式,民主党虽然认同此举可减低商户的行政费用,但同时担心商户在不用向政府申报的情况下,可能会滥收金钱或滥发胶袋。政府除了加强巡查及监察,亦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监察制度。

民主党支持扩大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亦相信全面实施胶袋征费可以进一步推动市民减少使用胶袋。同时,除了以经济手段推动市民减少使用胶袋外,民主党认为,政府亦应在宣传及公众教育上多做工作,鼓励市民减少使用胶袋。

胶袋税于2009年7月起推行,目的是向消费者收取每个胶袋5角的征费,以直接的经济抑制措施鼓励消费者减少滥用塑胶购物袋。从实施当日开始,3千多间登记零售店均有措施予以配合。首个全年季度(2009年7月7日至2010年6月31日)申报显示,登记零售商每日平均派发约14万个胶袋,即每年约5,100万个胶袋,征费收入约2,550万元拨入政府库房。根据政府的估算,自2009年7月实施胶袋税,登记零售商分派的塑胶购物袋已减少约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