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半世纪皂厂 化身观光热点

【大纪元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6日电)历经半年的转型阵痛与家族纠纷,走过半世纪的皂厂“茶山房”,转型为观光工厂。茶山房第3代林峻丞认为,这是台湾传统产业未来的路,即使阵痛也须坚持。

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沐浴乳,肥皂厂逐渐凋零。林峻丞家族在新北市三峡开的肥皂厂,难逃命运。但归乡的游子,不忍传统产业步入黄昏,因坚持与创新,救活了半世纪的老肥皂厂,还创造亮眼的销量。

新年假期,漫步在三峡民权老街,可发现古老风味的肥皂专卖店。偶而,游客还可以看见林峻丞戴着斗笠,挑着扁担卖肥皂。

林峻丞回忆祖父时代生产的药皂,是军公教福利中心销售大宗,随着70年代沐浴乳、洗发乳盛行,肥皂开始一蹶不振。

原本在外打拼的林峻丞,决定回乡协助振兴家族事业。跟着阿公在锅炉边,学习制作肥皂,他在皂里加上三峡当地的茶叶、柑橘,也加入了乡愁。

林峻丞接受经济部辅导,将原本老旧工厂,重新规划动线,但家族却爆发了最严重的纷争,创始人阿公不满老旧工厂大幅修改整理,家族经历半年的冷战期。

祖父的反对与冷眼旁观,让林峻丞一度气馁。但整体打造后,工厂焕然一新,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阿公才渐渐放心交给第3代打理工厂。

“茶山房”默默耕耘台湾肥皂,经历兴衰、转型、阵痛、再转型,陪伴守护台湾肥皂历史50多年,并在三峡白鸡设“茶山



新北市三峡走过半世纪的皂厂,转型为观光工厂。古早味的药皂等,在大家惯用沐浴乳之前,是消费大宗。随着70年代沐浴乳、洗发乳盛行,肥皂业开始一蹶不振。中央社(中央社)

房肥皂文化体验馆”,以趣味导览,呈现肥皂的历史演变,并可参观实做,体验肥皂创意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