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孩子年龄渐长 父母应试着放手

【大纪元2011年02月08日讯】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专题报导)青少年很难由单一原因去解释为何有偏差行为,可能源自家庭功能失衡,或是在学校与同侪人际关系出问题,除了父母没时间管教之外,有时“管教过当”过于干涉,也是问题来源之一,专家建议,父母应学着放手让孩子拥有自主空间。

辅导中辍生与边缘孩子的乘风少年学园执行长林哲宁谈到,管教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成长的阶段中,总有不同人生阶段需要面对,父母的角色就需要随着孩子年龄渐长,不断转换和调整,这也是需要学习的课题。

父母由领头 渐退身旁协助

尤其在这青黄不接的成长过程,青少年在某些地方希望自己能有决定的空间,大人干涉太多反而不舒服。进国中之前,父母可以用领头的方式做教导,但之后就该退到他身旁,利用辅导和支持,陪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针对他的问题提供协助。

很多父母在心底深处总认为孩子永远长不大,不成熟,却没有认清楚,有时候要给予孩子适度自主空间,如此一来孩子成年后才有办法为自己做决定。

站在另外角度看,不要只看现在的表现而去定义他的将来,应该从小培养正确价值观,去期盼他未来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尤其每个孩子都不同,逐渐脱离父母后,父母要学习着做改变。

林哲宁说,父母真的难为,因为教育孩子是高度投资,加上长时间精力的耗费,遇到难题与冲突,并没有解决的捷径或解药,同时也考验着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智慧。

内在改变 乖张行为不药而愈

假如青少年行为出现偏差该如何协助?林哲宁指出,如果当下问题很严重,反而会跳开问题症结点不处理,改从另一方面进行人格塑造,比如让他学会尊重、互助与节制,久而久之原本外在显现的乖张行为反而迎刃而解,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寻找背后因素,表面因素倒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常说谎的孩子,探究其背后动机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自卑感,只希望获得认同,才用吹牛方式让大家觉得很棒,或是想用说谎来塑造自己期望的形象,耍些诡计来让人注意。因为对自己正面形象越高的人,其实越不易说谎,如果找出背后动机,改变其实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