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吴涔溪:纯净之境 母亲节与大纪元点滴

【大纪元2011年05月10日讯】今年的母亲节很特殊,一方面多了一个六个月大的娃儿,再度体会婴儿的纯净以及当妈妈的滋味,另一方面,编辑部跟我邀稿,希望以大纪元记者、编辑的角色,分享过母亲节的感受。这是一个难得的邀约,因为记者一向是报导别人,难得表露自己。藉由今天的分享,我想可以谈谈在这份跨国媒体工作,带给孩子的无形资产。

我是大纪元驻台湾的记者,第一个采访任务是在2005年3月14日《大纪元时报》在台湾发行日报的庆祝茶会上,第一个采访的对象就是来自纽约总部的总编辑郭君,我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共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与《大纪元时报》在台湾发行日报的关连性和意义?这个问题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这个问题点出了我参与《大纪元》的时空背景。

我和《大纪元》的结缘,早在2004年11月,我在网路上阅读网站上《九评共产党》的连载,对于文章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描述鞭辟入里,讲真话的本质是出自 于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寻思自己能为这媒体做些什么,也因此种下了日后成为大纪元员工的机缘。

当时我在研究所的课程尚未结束,家人原本期待我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能到学校担任中学教师,做一份容易兼顾家庭环境又相对单纯的职业,但是,我在接触到《大纪元》的新闻工作后,主动放弃了教师的职业和薪资,让一岁半的儿子开始到幼儿园去,投入到新闻工作。

这个过程当中,家人一度也不谅解,因为,新闻节奏的快速和变换,和教师工作形同天壤之别。当时,体会到《大纪元》要在台湾社会立足,必须有记者采访第一手的消息,特别是在当前台湾社会氛围中,中共的谎言统战、封锁真实消息、媒体收买,致使多数台湾人不了解中国的真实现况。当时认识到应该要身体力行地支持这样一份可贵的媒体,因此,在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的困难中,坚持下来。

然而,“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虽然工作上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大纪元》对于神传文化的重视和发扬,在采访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在舞蹈、音乐、美术有专长、追寻保留正统文化的人士,于是,逐步安排自己的孩子从小接受这些正统的艺术教育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在品性和道德上奠定基础。

同时,因为《大纪元》是国际媒体,在工作领域中,接触到的都是各国华人菁英,来自中国大陆、台湾,还有移居海外的第二代,年龄层不同,学习的专业领域不同,但是,大家时常无私的交流,在工作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不仅自己的眼界拓展了,当和孩子、家人在交流一些事情的看法时,也会从更宽的角度、更宽容的心胸来看待,无形中让孩子的眼界也拓宽了,懂得站在全球华人的角度看事情,相信是他往后做人处事的珍贵资产。

在忙碌中,去年底,我又生了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相当的开朗和可爱,看到人始终都是笑咪咪的,我刚做完月子,就带着Baby一起工作。最近帮《新纪元周刊》做专题采访,他跟着我深入各地茶区采访,拜访资深的制茶师傅,许多人看到他都非常喜爱。

一位资深的制茶师说,对他而言,制茶的过程就像是呵护小婴儿一样,“你在浪青过程中,跟它说话、呵护它,它就在茶汤中报你甘甜的滋味。”Baby的纯净和如朝阳灿烂的笑容,让很多陌生人都情不禁的对他笑,更拉近了与受访者的距离。一开始还以为多了一个Baby,可能很难再继续做采访工作,但是,没料到,最近的报导比起先前更多了一份追求“纯净”的心境。

今天庆祝母亲节,自认为对家庭的付出不够,相信许多编辑记者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我们要感谢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先生以及家人,是这些一个个家庭无私的付出,一起成就了这份媒体。而这份媒体也带领我们不断地去挖掘什么是真正的善,以及如何善尽媒体的社会责任,传递清新良善的文化。

写在母亲节前夕,盼和读者们一同支持这样一份清新的媒体。